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10096. (2020•高新一中•九上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化石燃料后,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收集了一些甲烷燃烧后的气体,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能不充分燃烧生成CO。
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做干燥剂。
甲烷也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与铁、铜等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金属单质和氧化碳、水。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中有哪些成分?
【猜想假设】
猜想I:CO;
猜想Ⅱ:CO2
猜想Ⅲ:CO2、CO
【实验设计】
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1A-E装置进行实验:
德优题库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2)C中       
(3)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Ⅲ成立。
【反思交流】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可能会有没烧完的甲烷对实验产生干扰。同学们经过讨论,在原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B、C装置之间添加一个       (填字母序号,下同)装置,在C、D装置之间添加一个       装置。
德优题库
重新实验后,两个新加的装置都无明显现象,其他装置的现象与上次实验相同。充分证明猜想Ⅲ成立。
【拓展延伸】
在装置末端“?”处应连接(放置)一个       进行尾气处理,处理尾气的原因是       
共享时间:2020-02-23 难度:3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解:【查阅资料】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
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实验设计】(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
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2)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铁单质,铁粉为黑色,所以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故答案为: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反思交流】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甲烷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碳氧化物和水,若存在残留的甲烷,则与氧化铁反应后有水生成,无水硫酸铜遇水变为蓝色,因此可以检验水的存在,而在通入氧化铁前,气体应该干燥,避免带入水蒸气影响后面实验结论的判断,所以在B与C间加入浓硫酸,干燥气体,在C与D之间增加无水硫酸铜判断水是否生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G;H。
【拓展延伸】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得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点燃后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点燃的酒精灯;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污染环境。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09160. (2025•师大附中•九上期末) 菠菜中的草酸(H2C2O4)含量较高,若烹饪不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可能会在体内形成草酸钙(CaC2O4)结石。已知草酸钙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草酸钙加热分解有氧化钙和气体生成。
【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CO2
猜想三:CO和CO2
猜想四:C
【提出质疑】
(1)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
德优题库
①B中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有CO2
②D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有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明的理由是        
【实验结论】
(3)猜想        成立,则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反思】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共享时间:2025-02-21 难度:2 相似度:0.83
185757. (2025•西咸新区•二模) 德优题库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表达交流】实验中,触摸试管外壁,都有发热现象,除此外,试管A中还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继续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全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现象可知倾倒前试管A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     猜想三:CaCl2、MgCl2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三支试管中,设计了三种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他们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向试管中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向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你认为上述        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丁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uCl2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MgCl2溶液呈弱酸性。
【反思拓展】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序号)。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5-03-30 难度:2 相似度:0.83
185775. (2025•西工大附中•七模) 甲、乙两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中离子各三种。

【实验】
(1)小红同学测得甲厂溶液呈酸性且有硝酸根离子,则乙厂溶液中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发现问题】
(2)小明同学发现,两厂排出的废水在c处有白色沉淀产生,取出c处溶液,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于是小组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思考:则白色沉淀一定是                  (填化学式);c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提出清想】小明同学对c溶液溶质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3)猜想一:碳酸钠 硝酸钠 猜想二:碳酸钠 硝酸钠          
【设计实验】
(4)取c处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猜想二正确。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                     (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实验反思】小刚同学认为c处溶液呈碱性,应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排放。
共享时间:2025-05-20 难度:2 相似度:0.83
191081. (2023•碑林区•九上期中) 熔喷布是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了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白色固体变蓝。
②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
连接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样品完全燃烧,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
德优题库
【实验现象】
(1)装置B中        (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H2O。
(2)装置D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CO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浑浊的原因        
【思考延伸】
(3)先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4)尾气中检测不到        (填化学式),说明样品完全燃烧。
【实验结论】
(5)根据装置B和D中的现象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6)若        (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
共享时间:2023-11-29 难度:2 相似度:0.83
191188. (2022•新城区•九上期中)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意外闻到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可能生成氯气,氯气是可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
猜想三:该气体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中 A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瓶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乙再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中 A瓶中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瓶中的现象是         猜想三成立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肯定猜想一错误,理由是        
【实验拓展】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2 相似度:0.83
188630. (2019•滨河中学•三模) 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
德优题库
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①       种。
【分析讨论】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②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是⑤       (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⑥       (填离子符号)。
共享时间:2019-04-07 难度:2 相似度:0.83
191473. (2021•理工大附中•九上期中) 德优题库实验课上,同学们以“鉴别氢氧化钠、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钠”为题展开实验,并探究其反应后混合液的成分。
【讨论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物质鉴别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试剂或药品,通过产生不同的现象来区分不同的物质,于是设计了如下步骤。
【实验探究】
步骤1:利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出稀硫酸和氯化钠。
(1)其中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是        
步骤2:利用稀硫酸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如图所示)。
(2)同学们在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试管A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试管B观察到产生气泡,则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证明试管A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A中已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为无色
小云同学对方案一产生质疑,理由是        
【进行拓展】
实验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混合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作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含有Na2SO4
猜想②:含有Na2SO4、Na2CO3
猜想③;含有Na2SO4、NaOH、Na2CO3
猜想④:含有Na2SO4、H2SO4
(4)同学们都认为猜想③不合理,原因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活动—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NO32,再加入少量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        溶液中含有Na2CO3,猜想②成立
活动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溶液中含有Na2CO3,猜想②成立
活动三 加入少量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不含H2SO4想④不成立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为防止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排放后污染环境,应将废液处理至中性后再排放。
共享时间:2021-11-11 难度:2 相似度:0.83
191661. (2018•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其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任何气体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Cl2
猜想三:该气体为       
(2)【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贾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小鹏用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温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3)【反思评价】
小海认为小贾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       (填“会”、“不会”)参与化学反应。
(4)【拓展应用】
①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的氧气进行相关性质实验,收集氧气时最适宜用       (“排水法”、“排气法”);
②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的反应表达式为       
共享时间:2018-11-10 难度:2 相似度:0.83
191662. (2018•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高新一中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热分解实验.小组同学称取此晶体样品39.2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组装出如图装置时进行热分解实验.
德优题库
(1)【查阅资料】
①硫酸亚铁铵晶体【Fe(NH4x?(S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在100℃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完全分解为铁的某氧化物、SO2、SO3、NH3和H2O.
②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NH3、SO3和H2O,C装置可以吸收SO2、CO2等气体.
③碱石灰具有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①根据资料内容,硫酸亚铁铵晶体化学式中的x=       
②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2)【实验过程】
①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N2,分别称量装置B、C的质量.
②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并持续通N2
③停止加热,继续通N2直至装置冷却.
【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表.
温度/℃ 室温 100 500
B装置/g 200.00 y 228.00
C装置/g 100.00 100.00 103.20
①表格中y=       
②铁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讨论交流】
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N2,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N2至装置冷却的目的是:              
(4)【实验反思】
如果没有装置最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对C装置数据可能的影响是        (填“无法确定”、“偏大”、“不变”、“偏小”).
共享时间:2018-11-10 难度:2 相似度:0.83
209073. (2025•周至县•九上期末) 生活燃料的变迁经历了“木柴→煤炭→煤气→天然气”等过程。目前,天然气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会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NH3、CO2、H2O
猜想四:CO2、CO、H2O
(1)你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和假设,将一定量的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的O2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德优题库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上图装置 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2)        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交流】
(3)装置A中无水CuSO4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装置D后面系大气球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6)有同学认为装置B不一定能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会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为了使实验更具说服力,有人提议将装置B更换成以下装置(已知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B3的作用是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5-02-15 难度:2 相似度:0.83
188975. (2017•师大附中•二模)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共享时间:2017-03-24 难度:3 相似度:0.66
191276. (2022•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为了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垃圾的类别、分类回收及危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旅。
德优题库
任务一: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塑料瓶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填字母序号)。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和纸屑等可再利用的资源。
任务二: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分类收集→运输→垃圾处理厂筛分→分类处理→最终处置
【小组交流】
(2)垃圾筛分时,可根据        区分铜和铁。
任务三: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于检验SO2
②紫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O2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塑料垃圾焚烧后的生成物中除了CO2是否含有SO2、CO?同学们利用废旧矿泉水瓶燃烧后的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德优题库
【实验步骤】
①先点燃G处的酒精灯。
②然后向A中通入燃烧后的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点燃E处的酒精灯,观察现象。
④实验结束后,先熄灭E处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气体,最后熄灭G处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
(3)①观察到A、B中溶液均不褪色。
②C、F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③E处        
【实验结论】
(4)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        ,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
(5)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中CO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t1~t2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德优题库
任务四:探究废旧矿泉水瓶是否含有氧元素。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19.2g废旧矿泉水瓶碎片在足量的干燥O2中完全燃烧后,称量B装置增重了7.2g,C装置增重了44g,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浓硫酸有吸水性,装置中溶液均足量。
德优题库
(6)该废旧矿泉水瓶中        (填“含”或“不含”)氧元素。
共享时间:2022-11-20 难度:3 相似度:0.66
189357. (2016•西工大附中•八模) 为了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A.只含有KOH               B.只含有KOH、KCl             C.含有KOH、KCl和K2CO3
D.含有KOH、KCl、K2CO3和CaCl2           E.含有       (写出一种合理的猜想)
【讨论】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有: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猜想C.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猜想C正确
【反思交流】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还可以使用与CaCl2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       溶液,通过生成白色沉淀可判断出该溶液为K2CO3溶液.
【拓展与迁移】农业上KCl和K2CO3均可用作钾肥,钾肥可增强某些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而复合肥有多元肥效,请写出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复合肥的化学式       
共享时间:2016-06-17 难度:3 相似度:0.66
209055. (2025•西工大附中•九上期末) 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程。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分类收集→运输→垃圾处理厂简分→分类处理→最终处置。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废纸等可再利用的资源。
(1)垃圾筛分时,可根据        区分铜丝和铝丝(请选用最简单的方法)。
任务二: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作出猜想】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SO2、CO、CO2
【查阅资料】①紫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而褪色,常用于检验并除去SO2;②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进行实验】实践小组同学合理连接实验装置。
德优题库
(2)其中①澄清石灰水②氢氧化钠溶液③足量高锰酸钾溶液,这三种试剂还未装入瓶中。则A、B、C、E装置中分别装入的试剂应该为        (填试剂序号)。
(3)得出垃圾燃烧产物中含有SO2的现象是        
(4)D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可在E装置后接入        装置(填字母),可达到实验目的。
德优题库
【实验反思】焚烧垃圾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
C.PM2.5指数上升
D.臭氧层空洞
共享时间:2025-02-07 难度:3 相似度:0.66
189585. (2014•高新一中•九模) 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宇通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4: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的混合物;
【分析与探究】
(1)小静同学认为猜想4不成立,其理由是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小强同学认为猜想3不成立,其理由是       
(3)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小芳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小芳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共享时间:2014-06-26 难度:3 相似度:0.66

dm@dyw.com

2020-02-23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实验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