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09250. (2025•高陵区•九上期末) 周末,小柯同学整理房间时找到一块黄色的金属片及一小块锰(Mn)片(处理后为银白色),根据所学知识,小柯怀疑该黄色金属为纯金或者铜锌合金。于是他收集了这两种金属并带回实验室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任务一:预处理表面物质
同学们对该黄色金属片进行预处理,你建议可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任务二:辨别黄色金属是纯金还是铜锌合金
【进行实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取一小块经过处理后的黄色金属片,将其均分为两份,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编号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酒精灯上加热该黄色金属片
德优题库
黄色金属片变黑 该黄色金属片是铜锌合金
将另一份金属片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
德优题库
       
【分析讨论】
(1)小柯最终选择乙方案并确定该黄色金属是铜锌合金,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方案反应之后试管内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任务三:比较铜、锌与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硫酸锰溶液呈浅粉红色
【拓展延伸】小柯同学取一小块锰片,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得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若要完成任务三,还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所需的试剂是锰片和        (填试剂名称)。
共享时间:2025-02-07 难度:2
[考点]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答案]
任务一:
打磨。
任务二:
【进行实验】
析出红色固体。
【分析讨论】
(1)Zn+CuSO4═ZnSO4+Cu。
(2)Cu2+、Zn2+
任务三:
【拓展延伸】
锰比铜活泼;硫酸锌溶液。
[解析]
解:任务一:
同学们对该黄色金属片进行预处理,可采用的物理方法是打磨,通过打磨能够除去表面的杂质。
故答案为:打磨。
任务二:
【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酒精灯上加热该黄色金属片
黄色金属片变黑 该黄色金属片是铜锌合金
将另一份金属片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
析出红色固体(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故答案为:析出红色固体。
【分析讨论】
(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
故答案为:Zn+CuSO4═ZnSO4+Cu。
(2)乙方案反应之后试管内溶液中的阳离子是过量的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锌中的锌离子。
故答案为:Cu2+、Zn2+
任务三:
【拓展延伸】
小柯同学取一小块锰片,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得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锰比铜活泼,若要完成任务三,还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所需的试剂是锰片和硫酸锌溶液,锰片伸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不能和硫酸锌反应,进一步说明锌比锰活泼。
故答案为:锰比铜活泼;硫酸锌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91098. (2023•铁一中学•九上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知识回放】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       、Ag、Pt、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进行猜想】
(2)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猜想三:Fe>Cu>R。
【实验探究】
(3)同学们根据实验药品和仪器,用下列实验方案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         (选填“能”或“不能”)燃烧 金属活动性:R>Fe
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放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金属活动性:Fe>Cu
【表达交流】
(4)实验前打磨R丝和铁丝的目的是:       
(5)写出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探究结论】
(6)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
【拓展应用】
(7)利用下列三组试剂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原理上分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ZnSO4溶液、Ag、Cu
②Zn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③稀盐酸、Cu、Ag、Zn
共享时间:2023-11-10 难度:1 相似度:1.5
191662. (2018•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高新一中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热分解实验.小组同学称取此晶体样品39.2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组装出如图装置时进行热分解实验.
德优题库
(1)【查阅资料】
①硫酸亚铁铵晶体【Fe(NH4x?(S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在100℃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完全分解为铁的某氧化物、SO2、SO3、NH3和H2O.
②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NH3、SO3和H2O,C装置可以吸收SO2、CO2等气体.
③碱石灰具有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①根据资料内容,硫酸亚铁铵晶体化学式中的x=       
②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2)【实验过程】
①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N2,分别称量装置B、C的质量.
②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并持续通N2
③停止加热,继续通N2直至装置冷却.
【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表.
温度/℃ 室温 100 500
B装置/g 200.00 y 228.00
C装置/g 100.00 100.00 103.20
①表格中y=       
②铁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讨论交流】
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N2,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N2至装置冷却的目的是:              
(4)【实验反思】
如果没有装置最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对C装置数据可能的影响是        (填“无法确定”、“偏大”、“不变”、“偏小”).
共享时间:2018-11-10 难度:2 相似度:1
188630. (2019•滨河中学•三模) 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
德优题库
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①       种。
【分析讨论】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②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是⑤       (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⑥       (填离子符号)。
共享时间:2019-04-07 难度:2 相似度:1
191081. (2023•碑林区•九上期中) 熔喷布是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了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白色固体变蓝。
②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
连接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样品完全燃烧,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
德优题库
【实验现象】
(1)装置B中        (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H2O。
(2)装置D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CO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浑浊的原因        
【思考延伸】
(3)先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4)尾气中检测不到        (填化学式),说明样品完全燃烧。
【实验结论】
(5)根据装置B和D中的现象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6)若        (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
共享时间:2023-11-29 难度:2 相似度:1
191188. (2022•新城区•九上期中)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意外闻到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可能生成氯气,氯气是可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
猜想三:该气体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中 A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瓶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乙再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中 A瓶中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瓶中的现象是         猜想三成立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肯定猜想一错误,理由是        
【实验拓展】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2 相似度:1
191473. (2021•理工大附中•九上期中) 德优题库实验课上,同学们以“鉴别氢氧化钠、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钠”为题展开实验,并探究其反应后混合液的成分。
【讨论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物质鉴别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试剂或药品,通过产生不同的现象来区分不同的物质,于是设计了如下步骤。
【实验探究】
步骤1:利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出稀硫酸和氯化钠。
(1)其中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是        
步骤2:利用稀硫酸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如图所示)。
(2)同学们在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试管A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试管B观察到产生气泡,则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证明试管A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A中已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为无色
小云同学对方案一产生质疑,理由是        
【进行拓展】
实验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混合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作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含有Na2SO4
猜想②:含有Na2SO4、Na2CO3
猜想③;含有Na2SO4、NaOH、Na2CO3
猜想④:含有Na2SO4、H2SO4
(4)同学们都认为猜想③不合理,原因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活动—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NO32,再加入少量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        溶液中含有Na2CO3,猜想②成立
活动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溶液中含有Na2CO3,猜想②成立
活动三 加入少量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不含H2SO4想④不成立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为防止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排放后污染环境,应将废液处理至中性后再排放。
共享时间:2021-11-11 难度:2 相似度:1
191661. (2018•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其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任何气体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Cl2
猜想三:该气体为       
(2)【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贾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小鹏用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温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3)【反思评价】
小海认为小贾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       (填“会”、“不会”)参与化学反应。
(4)【拓展应用】
①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的氧气进行相关性质实验,收集氧气时最适宜用       (“排水法”、“排气法”);
②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的反应表达式为       
共享时间:2018-11-10 难度:2 相似度:1
188836. (2018•师大附中•一模) 实验室中散放着三种银白色金属片,可能是铝、铁、银中各一种,如何鉴别它们呢?
【实验与事实】将三种金属片分别标记为甲、乙、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分别截取三片大小相同的金属片与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甲表面产生气泡,乙表面无气泡,丙表面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快速产生气泡。 甲>丙>乙
方法二 将上述试验中未反应完的金属片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将乙、丙金属片分别放入盛有少量硫酸亚铁溶液的A、B试管中,充分反应。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方法二得到的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甲、乙、丙分别是金属       (填元素符号)。方法       (填序号)的实验方案和结论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1)为避免实验中出现类似上述的错误,反应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法有       (写一点即可)。
共享时间:2018-03-10 难度:2 相似度:1
189049. (2017•西工大附中•一模) 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采用了钢芯镀镍(Ni)材质,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镍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镍、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实验并验证】
德优题库
(1)实验前需要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       
(2)甲中,银白色铁丝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4)丁同学把镍丝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反思与拓展】(1)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       
(2)实验后,甲、乙、丙的废液倒在了一起,废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共享时间:2017-03-01 难度:2 相似度:1
22040. (2019•爱知中学•期末)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铁很容易生锈,在生活中常常在铁制品表面刷银粉(铝粉)、镀铜来防止铁生锈。
(1)【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稀盐酸中。
操作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
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2)【交流讨论】
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内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②在对比实验中,为了控制变量,盐酸的        需相同,金属丝的粗细需相同,且实验前需要将金属        
(3)【拓展迁移】
①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经处理后光亮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Al>Fe>Cu
②实验结束后,老师归纳总结了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小西同学提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分别将相同粗细且经处理后光亮的铝丝和铜丝插入等质量等浓度的        (填化学式)溶液中,可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西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③除了用上述方法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可以依据        做出判断。
共享时间:2021-03-02 难度:5 相似度:1
185757. (2025•西咸新区•二模) 德优题库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表达交流】实验中,触摸试管外壁,都有发热现象,除此外,试管A中还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继续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全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现象可知倾倒前试管A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     猜想三:CaCl2、MgCl2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三支试管中,设计了三种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他们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向试管中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向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你认为上述        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丁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uCl2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MgCl2溶液呈弱酸性。
【反思拓展】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序号)。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5-03-30 难度:2 相似度:1
185775. (2025•西工大附中•七模) 甲、乙两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中离子各三种。

【实验】
(1)小红同学测得甲厂溶液呈酸性且有硝酸根离子,则乙厂溶液中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发现问题】
(2)小明同学发现,两厂排出的废水在c处有白色沉淀产生,取出c处溶液,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于是小组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思考:则白色沉淀一定是                  (填化学式);c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提出清想】小明同学对c溶液溶质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3)猜想一:碳酸钠 硝酸钠 猜想二:碳酸钠 硝酸钠          
【设计实验】
(4)取c处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猜想二正确。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                     (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实验反思】小刚同学认为c处溶液呈碱性,应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排放。
共享时间:2025-05-20 难度:2 相似度:1
189585. (2014•高新一中•九模) 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宇通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4: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的混合物;
【分析与探究】
(1)小静同学认为猜想4不成立,其理由是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小强同学认为猜想3不成立,其理由是       
(3)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小芳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小芳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共享时间:2014-06-26 难度:3 相似度:0.83
188705. (2018•铁一中学•一模) 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老师取出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B,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       
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溶液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于是,小敏和小琴同学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二】
德优题库
【讨论交流】(1)小敏认为溶液A是稀盐酸,但小琴不认同小敏的结论。她认为小敏实验中的白色沉淀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2)请写出小琴试验中冒出气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当小琴向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得出:未知溶液A是       
【反思拓展】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       除去。
共享时间:2018-03-05 难度:3 相似度:0.83
189357. (2016•西工大附中•八模) 为了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A.只含有KOH               B.只含有KOH、KCl             C.含有KOH、KCl和K2CO3
D.含有KOH、KCl、K2CO3和CaCl2           E.含有       (写出一种合理的猜想)
【讨论】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有: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猜想C.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猜想C正确
【反思交流】鉴别K2CO3溶液和KOH溶液还可以使用与CaCl2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       溶液,通过生成白色沉淀可判断出该溶液为K2CO3溶液.
【拓展与迁移】农业上KCl和K2CO3均可用作钾肥,钾肥可增强某些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而复合肥有多元肥效,请写出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复合肥的化学式       
共享时间:2016-06-17 难度:3 相似度:0.83

hu@dyw.com

2025-02-07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实验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