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
[答案]
(1)易溶;
(2)37.3;
(3)不是;
(4)20℃<t<40℃。
[解析]
解:(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溶解度>10g,就是易溶于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31.6g,属于易溶;
(2)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故烧杯①为氯化钠,降温至60℃后烧杯③中仍有固体不溶解,此时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6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即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7.3g,所以此时溶质质量为37.3g;
(3)80℃时,烧杯①为饱和溶液(有固体剩余),故固体质量肯定大于38.4g,烧杯②中无固体剩余,则所加固体质量38.4<m≤169g,降温至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所以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4)若⑤⑥溶液质量相等,证明两者溶解的固体质量相等,故两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温度在20℃~40℃范围之内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所以t的取值范围是20℃<t<40℃。
故答案为:(1)易溶;
(2)37.3;
(3)不是;
(4)20℃<t<4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