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答案]
(1)①31.6g;
②65.8;
(2)D;
(3)B。
[解析]
解:(1)由图可知,A~D实验过程中共向50g水中加了55g硝酸钾,D烧杯是20℃时的固液混合物,其中39.2g固体未溶解,则D中溶液饱和,溶解的硝酸钾质量=55g﹣39.2g=15.8g。设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则
。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由于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烧杯B中加入硝酸钾20g,只能溶解硝酸钾15.8g,所以B烧杯中溶液质量=50g+15.8g=65.8g;
(2)由图可知,10℃∼t2℃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木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即溶液的密度增大;
A、10℃∼t2℃内,溶液的密度增大,固体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正确;
B、10℃∼t2℃内,溶液的密度增大,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选项正确;
C、t2℃时,随着温度升高,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溶液的密度不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t2℃时,烧杯中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t3℃时,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溶液的密度减小,可使V排增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D;
(3)A、①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钙被消耗,变为不饱和溶液;②试管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出现浑浊,仍是饱和溶液;③试管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出现浑浊,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①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①试管中的溶剂质量增加;②试管中溶剂质量不变;③试管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质量减少。所以①②③试管中的溶剂质量:①>②>③,故选项正确;
C、①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②试管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析出,出现浑浊;③试管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析出,出现浑浊,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1)①31.6g;
②65.8;
(2)D;
(3)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