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解析]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是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Q点是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且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并加入KNO3可使Q点溶液变为P溶液;故填:B;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则溶质质量为31.6g;故填:31.6;
②若B溶液是5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则两次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时,所结晶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即a=b;若B溶液是5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则两次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时,所结晶析出的晶体质量a<b;由图象可知,溶液B降温至40℃时,没有晶体析出,说明该溶液是5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所以若将 B 烧杯中的溶液恒温蒸发一定量溶剂后,析出固体ag;在此基础上继续蒸发等量溶剂,析出固体bg,则ag<bg;故填:<;
(3)配制硝酸钾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硝酸钾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故填:③②④⑤①。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