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温度为m时酶变性失活
B.当图中温度由n下调到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用淀粉为底物,用碘液检测
D.图乙中酶活性m时比n低,表明酶的空间结构在m时比在n时破坏更严重
A.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减小,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A.悬液中酶的浓度
C.H2O2溶液的浓度
B.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A.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催化效率更高
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C.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高温、强酸或强碱能破坏酶的结构,使酶丧失活性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B.人体细胞产生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相同
C.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作用后失活
D.从100℃逐渐降温至37℃,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恢复
A.H2O2受热分解加快和加入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反应原理相同
B.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速率高的酶有高效性
C.酶促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需要ATP,但ATP合成一定需要酶
D.酶的高效性保证了细胞内各种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A.pH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B.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对照组不需要加酶
C.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宜选择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提高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A.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C.可用班氏试剂鉴定麦芽糖是否分解完毕
D.因受温度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A.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图5和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
B.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由图3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由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
C.图6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D.图3和图4中的酶可能是人体中的胃蛋白酶
A.pH过低和过高时胰蛋白酶活性丧失的原因相同
B.pH过高或过低会促使胰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其失活
C.该实验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因pH过高导致的胰蛋白酶被破坏的程度
D.pH由1升高到13的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显色 | +++ | ++ | + | ++ |
A.蓝色越深,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B.唾液淀粉酶活性在40℃比60℃高
C.温度越高,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D.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量的限制
B.丙组产物浓度长时间不再增加,是由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C.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ygzswyn
2022-03-02
高中生物 | 高一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