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减小,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B.酶只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C.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蛋白酶的合成不需要酶的催化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A.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在细胞外不能催化反应的进行
C.发挥最大催化效应需要适宜的条件
D.适合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保存
A.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催化效率更高
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C.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高温、强酸或强碱能破坏酶的结构,使酶丧失活性
A.悬液中酶的浓度
C.H2O2溶液的浓度
B.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A.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作用
B.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C.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酶具有高效性
A.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A.能被蛋白酶水解
B.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会失去活性
C.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D.其元素组成包括C、H、O、N等元素
A.温度为m时酶变性失活
B.当图中温度由n下调到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用淀粉为底物,用碘液检测
D.图乙中酶活性m时比n低,表明酶的空间结构在m时比在n时破坏更严重
A.H2O2受热分解加快和加入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反应原理相同
B.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速率高的酶有高效性
C.酶促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需要ATP,但ATP合成一定需要酶
D.酶的高效性保证了细胞内各种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dygzswyn
2023-02-27
高中生物 | 高一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