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3007. (2023•长安区•七上期末) 探究题:某班同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
【华夏认同】
材料一: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不满足于担任匈奴一族的“单于”,希望效法汉高祖刘邦、魏武曹操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式帝国,他给自己的政权取名“汉”。……随后少数民族建立的“赵”“燕”“秦”等华夏式政权名号的选择,体现了“五胡”对“中国”的认同。不仅如此,内迁“五胡”迅速接受、学习汉文化。史学家赵翼感慨:“(少数民族)兼文学如此,何可轻量(轻视)哉!”
——天山智迅(公众号)(1)结合材料一,原居于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刘渊进入中原后,给自己创建的政权取名“汉”,说明了什么?
【文化认同】
材料二:(前秦王猛)为丞相,猛密政公乎,流放尸素(指不尽职官员),拔幽滞(选拔不得志的人),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晋书?王猛传》(2)结合材料二,概括王猛在前秦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革衣服之制。……诏(下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495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甲子,引荐群臣于光极堂。班(按次序)赐冠服(汉人服饰)。
——《魏书?高祖纪下》(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北魏孝文帝强令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的目的是什么?
【民族交融】
材料四: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洛阳的贵族官僚争用胡麻、方凳等(如图)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编自教材德优题库
(4)结合材料四,说一说民族交融对汉族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
共享时间:2023-02-21 难度:3
[考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
(1)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期盼像汉朝一样建立一个统一国家。(2)主要内容:政治上,公平考核官员,将不称职的人剔除,选拔贤才;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军事上,扩充军队。(3)目的:促进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缓和民族矛盾,加强北魏对北方统治。(4)影响:丰富了汉族物质和文化生活,为汉族注入了新的活力。(5)共同原因: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共同的华夏认同文化认同;少数民族通过改革,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学习消除了民族间隔。
[解析]
1)说明:根据材料“希望效法汉高祖刘邦、魏武曹操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式帝国,匈奴人刘渊以中原王朝的名称来命名本民族政权,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2)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前秦王猛)为丞相,猛密政公乎,拔幽滞(选拔不得志的人);外修兵革;劝课农桑;无罪而不刑,政治上,将不称职的人剔除;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
3)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年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缓和民族矛盾。
4)影响:根据材料“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疏乐、天竺乐、高丽乐和安国乐、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也学习经营畜牧业”分析得出,为汉族注入了新的活力。
5)共同原因: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少数民族通过改革、交流;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学习消除了民族间隔。
故答案为:
1)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期盼像汉朝一样建立一个统一国家。
2)主要内容:政治上,公平考核官员,选拔贤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崇儒家学说,扩充军队。
3)目的:促进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缓和民族矛盾。
4)影响:丰富了汉族物质和文化生活,为汉族注入了新的活力。
5)共同原因: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共同的华夏认同文化认同;少数民族通过改革、交流;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学习消除了民族间隔。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1195. (2024•师大附中•一模)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北方都有哪些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当时内迁民族与汉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3)北朝的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哪些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共享时间:2024-01-31 难度:2 相似度:1.67
26216. (2024•师大附中•一模)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北方都有哪些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当时内迁民族与汉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3)北朝的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哪些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共享时间:2024-04-15 难度:3 相似度:1.67
31325.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材料三: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国新法”的主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了什么趋势?谈谈这一趋势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共享时间:2021-02-18 难度:3 相似度:1.34
109486. (2021•阎良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其中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元嘉末年……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融合,南方少数民族与南迁的中原汉族融合,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产生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1-02-08 难度:3 相似度:1.34
108704. (2022•西安市•七上期末) 民族交融和中外交流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1)对丝绸之路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道路的起点在今天的哪座城市?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管辖图中哪个字母所示区域?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西传物品和技术 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陕西西安少陵原出土的一六国时期的陶俑,其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的特征。其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 《汉人胡食图和胡人牛耕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的砖画,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和胡人牛耕的劳动场面。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言)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今洛汩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任城王传》
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拔拔 长孙 贺兰
达奚 独孤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共享时间:2022-02-06 难度:3 相似度:1.34
18728. (2018•永春三中•模拟)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1)指出图一中的管理机构是    (朝代)为管理西域而设置的;材料一种的“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      (历史事件)有关;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在北方边境主要与    民族战争不断。
(2)选做题:(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按①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时期内迁各族最具代表性改革;并简要分析这一改革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反映了的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共享时间:2018-06-18 难度:4 相似度:1.17
104821. (2023•蓝田县•七上期末)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动荡】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①所在的区域建立的政权是               (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图B中②处        是东晋的都城;         (战役)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经济发展】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共修建60余处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北方移民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及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使耕地由较易开垦的平原地区延伸至丘陵山区。晋代以后,渔业经济得以迅速增长,长江流域出现“溯洄沿流,或渔或商”的渔业盛况。
——摘编自任继周《中国农业系统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民族融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孝文帝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共享时间:2023-03-02 难度:5 相似度:1.07
29025. (2018•师大附中•三模)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1)指出图一中的管理机构是       (朝代)为管理西域而设置的;材料一种的“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       (历史事件)有关;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在北方边境主要与       民族战争不断。
(2)选做题:(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按①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时期内迁各族最具代表性改革;并简要分析这一改革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反映了的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共享时间:2018-03-21 难度:5 相似度:1.07
109020. (2022•经开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苻坚从即帝位时便打破此前胡汉严重对立的藩篱,大胆采用了汉族传统的治国方针施政。苻坚还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采纳王猛的建议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并大力兴办学校,热心地借助儒教理念推进国家建设、健全风俗,使得前秦快速强大,一度成功统一了华北地区。
——摘编自[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材料二:
德优题库图A 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北魏孝文帝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1)材料一中的“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采取的改革措施。
(2)与材料二中图A有关的举措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进一步推行的汉化措施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场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
共享时间:2022-02-14 难度:2 相似度:0.83
104476.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钢》材料二: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乌兰察布史》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商鞅和孝文帝这两位改革家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共享时间:2023-02-08 难度:2 相似度:0.83
40909.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末) 东汉以来,我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隋唐社会面貌的焕然一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展示】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在一定程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用了下列两首诗歌,请你比较一下,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史料解读】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2)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以上两段材料,试比较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建言献策】
(3)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2 相似度:0.83
30465.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逐(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改革的内容。依据图A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请你分析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请你列举他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2 相似度:0.83
109380. (2021•周至县•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从古老的中国起步,将世界几大古老文明联系了起来,成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并挽系着它们结成一张广布世界的文化网,搭起一个历史演进的大舞台。
——摘编自纪宗安《丝绸之路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地位十分优越和显赫。同期的南方,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北方。虽然对于农业来说,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但受生产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直至东汉末,江南地区还是林莽地带,土旷人稀,经济停滞在原始状态。
——摘编自区永圻《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材料三:东汉末年以来,中原大乱,当地人民被迫四散出逃。江南地区地广人稀,战乱较少,成为中原和江北人民出逃避乱的首选之区。西晋永嘉年间,司马睿率大批流民过江,其中仅来自山东琅琊的移民就有1000多家。由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人口南迁的浪潮,改变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丝绸之路最早“起步”于中国的哪一朝代?“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我国经济中心的所在地,并概括秦汉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3)材料三中自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迁移是如何“改变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的?
共享时间:2021-02-24 难度:3 相似度:0.66
104680. (2023•莲湖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依据材料一,归纳其改革措施。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摘编自班固《汉书?食货志》①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摘编自魏收《魏书?高祖纪下》
②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依据材料三,概括此次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产生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02-09 难度:3 相似度:0.66
40907.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末) 德优题库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如图所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66

ba@dyw.com

2023-02-21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