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初中历史考试期末七年级上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zl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 (本题3分) 德优题库读《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如图),你认为秦朝的政治建制最大的特点是(  )
A.分封诸侯以藩屏周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D.国家分裂民族交融
2. (本题3分) 德优题库考古是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1974年以来,对秦始皇陵(如图)的发掘,让我们感到秦朝的社会风潮是(  )
A.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B.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C.崇尚武力,法纪严明 D.休养生息,以农为本
3. (本题3分) 《史记》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泛指炊具),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典故是(  )
A.围魏救赵
B.破釜沉舟
C.退避三舍
D.刚愎自用
4. (本题3分) 《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中“作业”应指(  )
A.农业生产
B.水利工程
C.自然灾害
D.赋役制度
5. (本题3分) 《汉书》中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 (本题3分) 德优题库东汉(如图)光武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指(  )
A.
B.匈奴
C.鲜卑
D.夫余人
7. (本题3分) 东汉中期,和帝即位时年幼,外戚窦宪兄弟独揽朝政。和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就依赖身边的郑众等宦官除掉外戚,政权又由宦官把持。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伴随东汉走向衰亡。从这则材料看,东汉衰亡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是(  )
A.杜绝政治腐败 B.减轻对人民刑罚
C.缓和民族矛盾 D.罢黜百家学说
8. (本题3分) 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德优题库

A.张骞最远到达大秦(古罗马)

B.西域指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地区

C.张骞出使西域走北线,回程走南线

D.匈奴是西汉北方一支少数民族

9. (本题3分) 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下诏:“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人名),推循(安抚)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功勋茂著。其封吉(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这段材料记载的是(  )

A.西汉初期出现文景之治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D.西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10. (本题3分) 德优题库秦朝到西汉,读书人和政客常常在腰间随身携带着刀和笔(如图)。《史记》曾记“萧相国何(萧何)于秦时为刀笔吏”。请你猜一猜,萧何随身带刀和笔的原因(  )

A.楚汉战争期间,萧何随时投入战斗

B.秦朝提倡法治,萧何为方便抓捕儒商

C.西汉“尊崇儒术”,鼓励士兵读书入仕

D.当时书写材料是简牍,刀笔并用,方便修改错字

11. (本题3分) 《史记》一共130篇,分别是本纪(帝王)12篇,世家(大族)30篇,书8篇,表10篇,列传(英雄人物)70篇。从《史记》的编排组成看,此书以什么为中心叙述历史(  )
A.经济
B.文化
C.事件
D.人物
12. (本题3分) 相传,禹治水有功,被人们称“大禹”;战国后期,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汉武帝在位时,亲临现场,堵塞住黄河水患;三国时期,马钧改进汲水工具,制成翻车。对以上史实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悠久

B.中国古代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

C.重视农业是中国的传统

D.水患一直是国家安全的威胁

13. (本题3分) 《晋书》记载:“天下(南方)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材料中出现“谷”“家给人足”现象的原因是(  )
①东晋社会比较安定
②南迁的人口开垦了大量荒地
③采用育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④建康等城市商业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本题3分) 《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在种谷这件事上强调(  )

A.国家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种谷人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C.国家要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D.种谷人要使用新工具,提高效率

15. (本题3分) 书法指书写汉字的法则。为了让书写出来的汉字更美,人们做了不懈追求。下面哪一选项代表了行书之美(  )

A.德优题库
居延汉简

B.德优题库
钟繇《宣示表》

C.德优题库
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

D.德优题库
《张猛龙碑》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分)
16. (本题2分)        年,       (人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7. (本题2分)        年,刘邦建立        ,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18. (本题2分) 公元前209年,       、吴广发起秦末农民大起义;184年,张角发动东汉末年        起义,都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
19. (本题2分)        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与西域,甚至欧洲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们称之为沟通中外的“       ”。
20. (本题2分) 西汉时期,人们已懂造纸方法。东汉时,       改进造纸工艺,使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1. (本题2分) 春秋末期,       (李耳)创立了道家学派,著有《道德经》。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       开始在苦难民众中传播。
22. (本题2分) 200年,发生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发生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3. (本题2分)        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西晋末年到东晋后期,       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2小题共39分)
24. (本题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陛下(汉武帝)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对其封侯爵),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不动声色地削弱)矣。于是上(皇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孝武(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
——《汉书》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如图);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也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傅成乐《中国通史》德优题库
材料四: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移漠北。
一教材(1)结合材料一,为加强中央对地方诸侯王控制,汉武帝采用什么计策?其“巧”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罢黜百家”措施对儒学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四,想一想,这些“新经济政策”会让哪一方收获财富?它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有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汉武帝推行这些措施的意义。
25. (本题21分) 探究题:某班同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
【华夏认同】
材料一: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不满足于担任匈奴一族的“单于”,希望效法汉高祖刘邦、魏武曹操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式帝国,他给自己的政权取名“汉”。……随后少数民族建立的“赵”“燕”“秦”等华夏式政权名号的选择,体现了“五胡”对“中国”的认同。不仅如此,内迁“五胡”迅速接受、学习汉文化。史学家赵翼感慨:“(少数民族)兼文学如此,何可轻量(轻视)哉!”
——天山智迅(公众号)(1)结合材料一,原居于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刘渊进入中原后,给自己创建的政权取名“汉”,说明了什么?
【文化认同】
材料二:(前秦王猛)为丞相,猛密政公乎,流放尸素(指不尽职官员),拔幽滞(选拔不得志的人),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晋书?王猛传》(2)结合材料二,概括王猛在前秦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革衣服之制。……诏(下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495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甲子,引荐群臣于光极堂。班(按次序)赐冠服(汉人服饰)。
——《魏书?高祖纪下》(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北魏孝文帝强令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的目的是什么?
【民族交融】
材料四: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洛阳的贵族官僚争用胡麻、方凳等(如图)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编自教材德优题库
(4)结合材料四,说一说民族交融对汉族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
  •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 查看
  • 3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 查看
  • 4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5
  • 文景之治,
  • 查看
  • 6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7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8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9
  • 西域都护府,
  • 查看
  • 10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1
  • 司马迁与《史记》,
  • 查看
  • 12
  • 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两汉经济的发展,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13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14
  •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 查看
  • 15
  •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 查看
  • 1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 查看
  • 17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18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
  • 查看
  • 19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20
  • 纸的发明和改进,
  • 查看
  • 21
  • 老子和孔子,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 查看
  • 22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查看
  • 23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4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 查看
  • 25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
  •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 查看
  • 3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 查看
  • 4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5
  • 文景之治,
  • 查看
  • 6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7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8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9
  • 西域都护府,
  • 查看
  • 10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1
  • 司马迁与《史记》,
  • 查看
  • 12
  • 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两汉经济的发展,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13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14
  •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 查看
  • 15
  •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 查看
  • 1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 查看
  • 17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18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
  • 查看
  • 19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20
  • 纸的发明和改进,
  • 查看
  • 21
  • 老子和孔子,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 查看
  • 22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查看
  • 23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4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 查看
  • 25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