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0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安中学高中生物考试期末高二上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40小题共40分)
1.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①~⑤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 (本题1分)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3. (本题1分) 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③内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5. (本题1分) 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C.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起组织水肿

6. (本题1分)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

D.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7.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直维持在稳定不变状态

8.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B.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9.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所示甲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乙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甲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中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中仅有一处

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不会兴奋,d点会兴奋

10.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乙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11. (本题1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B.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D.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12.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兴奋时,A才会有神经递质的释放

B.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

D.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13. (本题1分) 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14. (本题1分)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剧烈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血糖正常的浓度

D.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15. (本题1分) 如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16. (本题1分)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17. (本题1分)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中的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也可以是CO2等其他调节因子

18. (本题1分) 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19.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20. (本题1分) 某校学生社团“格物社”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成年小白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注: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甲组 手术切除甲状腺
乙组 X
丙组 Y
丁组 生理盐水灌胃

A.X处的最佳处理方法为“不做处理”,以便与甲组相对照

B.Y处的处理方法为“等量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C.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因变量可以用测定小白鼠耗氧量的方法来检测

21. (本题1分)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  )
A.记忆细胞
B.吞噬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22. (本题1分) 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主要依靠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D.骨髓是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

23. (本题1分)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德优题库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24. (本题1分) 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C.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

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

25. (本题1分)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等并发症

26. (本题1分)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B.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C.生长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燕麦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7. (本题1分) 德优题库甲组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所示);乙组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  )

A.接受块甲含有生长素,接受块乙不含有

B.如果提供单侧光,会影响甲、乙两组中生长素的运输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8. (本题1分) 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的是(  )
A.德优题库
B.德优题库
C.德优题库
D.德优题库
29. (本题1分) 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甲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德优题库

A.图乙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甲的a部位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乙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e部位

D.图乙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g部位

30. (本题1分) 如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

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

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

31. (本题1分) 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 a、b 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 10-8mol•L-1

C.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D.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 A 段产生生长素先向 B 段极性运输,再横向运输至背光侧

32.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茎生长的影响。该植物幼茎表现出明显向光性,且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据图推测该植物幼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A.大于0小于g B.大于f小于2f
C.大于g小于h D.大于2f小于h
33. (本题1分)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34. (本题1分) 下列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B.一块棉田中全部害虫
C.一片森林中全部毛白杨 D.一块麦田中全部杂草
35. (本题1分)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36. (本题1分)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37.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该种群K值为K1

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38. (本题1分)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39. (本题1分) 德优题库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40. (本题1分) 德优题库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如图,图中的λ=
某一年的种群数量
一年前的种群数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二、解答题(5小题共60分)
41. (本题12分) 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德优题库
(1)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        的控制。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        。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        (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       特异性结合引起        (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        
(3)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        区参与。
42. (本题12分)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德优题库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       ;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       (填字母)。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5)下丘脑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并由       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3. (本题12分) 如图1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1)图1所示免疫方式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图中细胞       
(2)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终身不再感染麻疹病毒。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用序号表示)。图中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3)据图所示,细胞D是由       增殖分化形成的。免疫学研究证明,如果细胞D产生了针对核蛋白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在免疫学中属于       。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这在免疫中属于       反应。
(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图中①表示第一次感染病原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       
德优题库
44. (本题12分) 德优题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       ,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分别是              
(2)研究者用适宜浓度的激素甲类似物处理细胞,促进了细胞的纵向伸长,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激素甲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       ,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45. (本题12分)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        ,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大、偏小)。
(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        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3
  •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4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5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 查看
  • 6
  •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7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 查看
  • 8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9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10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1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2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3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14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15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16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盐平衡调节,
  • 查看
  • 17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8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20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21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2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3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2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6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27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28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29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30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31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32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33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34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5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6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7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38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39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40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41
  • 反射的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42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43
  • 体液免疫,
  • 查看
  • 44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查看
  • 45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2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3
  •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4
  • 内环境的组成,
  • 查看
  • 5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 查看
  • 6
  •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 查看
  • 7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 查看
  • 8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9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10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1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2
  •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查看
  • 13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查看
  • 14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15
  •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16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盐平衡调节,
  • 查看
  • 17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8
  •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 查看
  • 19
  •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体温调节,
  • 查看
  • 20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查看
  • 21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2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3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4
  • 免疫学的应用,
  • 查看
  • 25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 查看
  • 26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27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28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29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30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 查看
  • 31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32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查看
  • 33
  •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 查看
  • 34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5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6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查看
  • 37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38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 查看
  • 39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40
  •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 41
  • 反射的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查看
  • 42
  • 血糖平衡调节,
  • 查看
  • 43
  • 体液免疫,
  • 查看
  • 44
  •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查看
  • 45
  •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