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孟德尔假说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孟德尔假说指出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1 4 |
B.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1 4 |
C.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 4 |
D.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 2 |
A.母羽鸡亲本基因型为Hh和hh
B.F1雄羽公鸡存在部分致死现象
C.F1母鸡隐性纯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
D.雄羽和母羽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A.基因型有8种 | B.表现型有6种 |
C.杂合子有4种 | D.纯合子有4种 |
A.黑色光滑×白色光滑→18黑色光滑:16白色光滑
B.黑色粗糙×白色光滑→10黑色粗糙:9黑色光滑:10白色粗糙:11白色光滑
C.黑色粗糙×白色粗糙→15黑色粗糙:7黑色光滑:16白色粗糙:3白色光滑
D.黑色光滑×白色粗糙→25黑色粗糙
A.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和神经细胞
C.精原细胞和精子
D.小肠上皮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
A.ab段细胞中有8个四分体的形成
B.ed段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数
C.fg段细胞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gh段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
A. 1 4 |
B. 1 3 |
C. 1 8 |
D. 1 8 |
A.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正常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中有无Y染色体
C.含有X染色体或Z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雌配子
D.含有Y染色体或W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A.伴Y染色体遗传 |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A.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5号
B.7号的Xb致病基因来自6号
C.3、5号的基因型相同
D.5、6号再生一个男孩不一定患病
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B.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C.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A.1和2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1、2、3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其种类由3决定
C.DNA聚合酶能催化3和4之间化学键的形成
D.该DNA分子每条链都可以成为复制的模板
A.一个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含3H
B.一个染色体中最多有一个染色单体含3H
C.一个DNA分子中最多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一个细胞中最多有16条染色体含3H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A.通过①④过程可以完成基因的表达
B.②过程也能发生在正常人体细胞中
C.⑤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D.以上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D.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正常基因 | 精氨酸 | 苯丙氨酸 | 亮氨酸 | 苏氨酸 | 脯氨酸 |
突变基因1 | 精氨酸 | 苯丙氨酸 | 亮氨酸 | 苏氨酸 | 脯氨酸 |
突变基因2 | 精氨酸 | 亮氨酸 | 亮氨酸 | 苏氨酸 | 脯氨酸 |
突变基因3 | 精氨酸 | 苯丙氨酸 | 苏氨酸 | 酪氨酸 | 丙氨酸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使配子种类多样化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A.该变异涉及染色体断裂和错误连接
B.该变异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该变异属于倒位,一般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D.该细胞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
A.单倍体小麦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B.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小麦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单倍体小麦通常是由花粉或者卵细胞直接发育来的
A.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遗传病患者一定都携带有相应的致病基因
C.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
编号 | 实验过程和操作 | 结果 |
A组 | 含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
B组 | 含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
dygzswyn
2022-07-03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17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