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54397. (2022•莲湖区•高一下期末) 下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 结果
A组 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1)实验中,32P标记的是        ,该实验能证明        
(2)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        ,其可能的原因是        
(3)请设计一个实验,为表中A组实验培养出“含35S的噬菌体”(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共享时间:2022-07-03 难度:1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答案]
1T2噬菌体的DNA       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
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与上清液中
3)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得到含35S的噬菌体
[解析]
解:(1)该实验中,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该实验的结论是,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A组实验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理论上沉淀应该没有放射性,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
B组实验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升高,可能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与上清液中。
3)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所以要培养出带35S标记的噬菌体,应该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得到含35S的噬菌体。
故答案为:
1T2噬菌体的DNA       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
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与上清液中
3)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得到含35S的噬菌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54224. (2022•长安区一中•高二上期末) 赫尔希和蔡斯用DNA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和蛋白质含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做了两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德优题库
(1)实验一结果显示,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a”或“b”)。T2噬菌体的DNA主要存在于       (填“a”或“b”)。子代噬菌体中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35S。
(2)实验二结果显示,沉淀物的放射性       (填“高”或“低”)。子代噬菌体中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32P。
(3)上述实验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填“DNA”或“蛋白质”)。
共享时间:2022-02-11 难度:1 相似度:2
154269. (2021•长安区一中•高二上期末) 已知禽流感病毒H7N9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极易侵染鸡胚细胞,鸡胚细胞可用动物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35S和32P标记H7N9,探究H7N9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请回答:
(1)该同学所用的方法是        32P标记的是        
(2)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将35S和32P改成14C,原因是        
(3)请简要叙述用32P标记H7N9的方法:       
(4)在已有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好的H7N9的基础上,简要写出后续实验思路:       
共享时间:2021-02-13 难度:1 相似度:2
155709. (2024•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高一下期中) 如图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德优题库
(1)赫尔希和蔡斯用        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图中①表示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        ,此时,培养液的成分中是否需要添加含有32P的物质?       (填“是”或“否”)。
(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4)在图示实验过程中,离心前需要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的相同之处是        
共享时间:2024-05-11 难度:1 相似度:2
156020. (2023•西工大附中•高一下期中) 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该物质在细菌的        上合成,对该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具体方法步骤是        
(2)正常情况下,上清液的放射性        (填“高”或“低”),沉淀物的放射性        (填“高”或“低”)。
(3)如果搅拌不充分,会导致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细菌提供的        。(填“DNA模板”、“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共享时间:2023-05-18 难度:1 相似度:2
157566. (2021•关山中学•高三上四月)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等实验方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德优题库
(1)从图解可知,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有同位素标记法和        。该实验中具体需要标记的物质分别是:用32P标记        ,用35S标记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        
(3)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4)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       
(5)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        (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共享时间:2021-02-28 难度:1 相似度:2
153192. (2024•西安八十五中•高一下期末) 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其中三个先后进行的经典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共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科学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提出“转化因子”的推断。支撑该推断的重要证据之一是其中一组实验成功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并导致小鼠死亡。该组实验的处理方法是向小鼠体内注射        
a.活的S型菌
b.活的R型菌
c.加热杀死的S型菌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
(2)艾弗里等人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该实验运用        (填“加法”或“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发现只有用        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后,提取物才会失去转化活性,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因传统观念“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阻碍,艾弗里等人的结论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
(3)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如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①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标记T2噬菌体的原因是        
②图中搅拌的目的是使        (填“吸附”或“游离”)状态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
③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中能找到放射性同位素有        
共享时间:2024-07-24 难度:2 相似度:1.5
154035. (2022•周至四中•高二下期末) 图1是几种病毒的结构,图2是噬菌体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上面几种病毒没有        ,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2)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能表现生命现象,这说明        
(3)结合图2分析,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为什么属于生物?原因是        
据此说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4)结合病毒的生活特性,请分析能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共享时间:2022-07-06 难度:2 相似度:1.5

dygzswyn

2022-07-03

高中生物 | 高一下 | 解答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