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观察到,无论正反交,F1总表现为高茎
B.孟德尔提出了“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的,而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的呢?”等问题
C.“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是孟德尔为了解释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
D.“测交实验得到的166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是演绎推理的内容
A.有丝分裂不发生联会,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细胞a和b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d和e中正在进行DNA复制
C.细胞乙可用图甲中的f细胞表示
D.细胞g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A.分析上述实验可知,棒眼为显性性状
B.棒眼和圆眼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等位基因A/a的产生可能是基因分子结构中发生碱基替换的结果
D.不考虑突变和自然选择,F1随机交配两代后,F3中圆眼的基因频率是
A.第1组和第2组对照能说明S型活细菌具有致病性而R型活细菌无致病性
B.第2组和第3组对照能说明加热能使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失去功能
C.只有第4组发生了细菌转化,但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为S型细菌
D.该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该“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
A.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B.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DNA分子中A与T含量相等,G与C含量相等
A.图中核糖体是沿mRNA从左向右移动的
B.图中不同核糖体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不同
C.图中mRNA的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其模板链完全相同
D.tRNA进入核糖体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结合,翻译停止
A.从叶片中提取青蒿素是因为相关基因主要存在于叶片细胞内
B.过程①中RNA聚合酶以FPP合成酶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
C.调节FPP合成酶基因和ADS基因的表达可调控青蒿素的产量
D.该过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复制后含两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D.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A.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
B.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
C.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DNA复制发生差错时一定会导致表达出的蛋白质改变
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RNA聚合酶、ATP
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②过程中共有64种密码子对应着21种氨基酸
A.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
B.过程②③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C.过程①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D.过程⑤形成花药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A.M基因可自发突变为m1或m2基因,但m1基因不可能突变为M基因
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自然条件下,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D.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A.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
C.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D.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A.该细胞在BC段和DE段染色体数目发生的变化不同
B.该细胞在BC段和EF段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该果蝇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
D.若将纵坐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曲线走势与图中曲线完全一样
组别 | 步骤 | |||
步骤①标记噬菌体 | 步骤② | 步骤③ | 步骤④检测放射性 | |
甲组 | 用35S标记T2噬菌体 | 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合适时间 | 搅拌离心 | A |
乙组 | 用32P标记T2噬菌体 | 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 ||
丙组 | 用3H标记T2噬菌体 | b |
A.步骤①用于培养T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含有放射性
B.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C.步骤②中,使用到的大肠杆菌不应含有放射性
D.步骤④中,a和b的放射性都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
A.近亲婚配会增加各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 会患遗传病
C.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常在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基因检测准确性高,但不能诊断所有遗传病的病因
A.致死基因s位于正常眼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上
B.F1的雌性正常眼果蝇中可能携带s基因
C.XXY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母本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XXY棒眼果蝇中同时含B、b和s基因
P | 红眼(♀)×白眼(♂) | 灰身(♀)×黑身(♂) |
F1 | 红眼(♂、♀) | 灰身(♂、♀) |
F2 | 红眼:白眼=3:1 | 灰身:黑身=3:1 |
dygzswyn
2024-07-24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5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