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老子和孔子,韩非子,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历史开放性问题,
[解析]
(1)根据材料中“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的信息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应用到政治层面则是为政以德。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因而大力打击儒家学说,“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则因思想大一统的需要,推崇儒家学说,因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依据所学可以知道,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样就实现了西汉王朝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但是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4)根据材料中“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等信息可知,韩非子所主张的改革的观点以及依法治国的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中颁布了诸多新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为开放题,主要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仁;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实现了思想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大一统格局;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答出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也可)
(4)主张改革和法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评]
本题考查了"老子和孔子   韩非子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历史开放性问题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