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8647. (2018•长安区•八上期中) 探究题: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近代以来,中国人对民主的追求孜孜不倦。请你完成下面各题。
民主之兴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同盟会的奋斗目标。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同盟会)公认领袖的原因。
民主之花
材料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3月,临时成府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之殇
材料四:孙中山在《大总统营词》中承诺:“至专制政府既倒……斯时文(孙中山)当解临时大总就之职。“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接着,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教材材料五: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勠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1915年)(4)结合材料四、五,说明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原因。
共享时间:2018-11-11 难度:2
[考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不愿君主一人专制;不愿少数富人专制,中国同盟会的奋斗目标是三民主义,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后来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民权主义是指“建立民国”。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而中国始可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在东京建立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3)据材料“191110月,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到11月下旬,支持革命,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据材料“19122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接着,一人冠冕?既忘共和。……誓死勠此民贼,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又支持到反对,恢复帝制。
故答案为:
1)三民主义。
2)创立革命组织,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4)支持到反对;袁世凯破坏共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8001. (2023•汇知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到1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中国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
——摘编自《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新探》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帝制的革命运动,还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腐朽的专制王朝,以达到目标。它使古老的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
——摘编自《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的转型》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地区的县官选任陷入混乱,在全国政局趋于稳定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被委任为县知事……在民国成立之初的北洋政府各部中,除司法、教育、内务等部外,其他各部旧官员占比都超过80%,留任比例整体上远高于州县官。
——摘编自杜佩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革命志士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1.67
31222. (2022•七十中•八上期中)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他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
(二)恢复中华。……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同盟会宣言》材料二:辛亥革命成功后不久,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摘编自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
德优题库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1)材料一所述内容是孙中山创立的哪一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来的三民主义与这一纲领有着怎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写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3 相似度:1.67
87613. (2022•长安区•八上期中) 探究题。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梦想与追求、梦想与挫折、梦想与抗争、梦想与胜利从来都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完成下列问题,你对近代中国梦会有更多理解。
【天朝上国梦】
材料一:当工业革命席卷欧洲之际,在北京紫禁城里,大清帝国的君臣们依然陶醉在“万邦来朝,四夷皆服”的天朝大国的荣光之中。他们还不知道世界的格局跟想象中的已大不一样,在欧洲,大航海和工业革命造就一个又一个大国的崛起,他们的战舰和商舰纵横四海,在世界各地寻求财富,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以贸易立国的大英帝国早已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垂涎三尺。
——《记录?大时代》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少。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1)结合材料一,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梦】
材料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八年级教材(2)结合材料二,列举19世纪四五十年代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三,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
【中华民国梦】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材料五:中国共和垂六年(1917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4)结合材料四,简述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5)结合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4 相似度:1.5
87184. (2023•长安区•八上期中) 八年级一班同学以“中华民国”为主题探究历史,请你参与。
【武力推翻清政府】
材料一: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孙中山从甲午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八年级教材第8课材料二:经过(1911年)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他们杀死了军官,直驱附近最大的弹药库,……到(第二天)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
——《剑桥中国晚清史》(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结合材料二,概括这场持续4个月武装起义的名称。并说明它的历史意义。
【创建中华民国】
材料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同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摘编自教材第10课(3)结合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留下的两项重要成果。
【北洋政府统治】
材料四:(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签订了民国四年(1915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小群人的话,幻想帝制。……袁(世凯)死了以后,大小军阀,遍地皆是,他们混打了十年,他们都是些小袁世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4)结合材料四,分析北洋政府无法救中国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11-17 难度:5 相似度:1.4
102065. (2023•西咸新区•二模)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革命风潮改朝换代】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辛亥革命使古老的中国由封建“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成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它使过去以汉族为中心、以“夷夏之别”来构成民族级差序列的古代民族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且在制度与宪法方面完成了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的转型。——摘编自郭姝娅《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及民族观的影响》
(1)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转型的?
【面对危机共同抗敌】
德优题库 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图A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文字,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民族独立屹立东方】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材料三图A中①处应填写的是哪一重大史实?1950年-1952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怎样的精神?
【筑梦前行砥砺奋进】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一个彪炳千秋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理论魅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摘编自袋泽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3-03-29 难度:5 相似度:1.33
87015. (2024•碑林区•八上期中)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一组织的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立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德优题库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形态,而代之以“共和国家”的形态……否定了历代相沿的专制体制,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摘编自岳世平《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编自苷中山《讨袁檄文》(1)材料一中的“这一组织”是指哪一革命组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的成立有何积极作用。并概述“三民主义”与“这一政治纲领”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图,指出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的革命形势。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并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3)材料三中的“民贼”是指谁?为“拯吾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战争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2 难度:3 相似度:1
31074. (2024•铁一中学•三模)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3)请为材料三①处拟定一个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依据图A,以城市改革为例,谈谈我国在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依据图B,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
【踔厉奋发向未来】
材料四 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4)依据材料四,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感悟。
共享时间:2024-04-30 难度:3 相似度:0.83
87431. (2023•高陵区•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梁启超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创办,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摘编自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三:
德优题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斗士经过英勇的战斗,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仅仅只存在了几个月,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宣布恢复帝制。在这样的情形下,民国并没有民主可言。
——摘编自方敏《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派为宣扬变法维新作出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根据材料三,分析“民国并没有民主可言”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11-16 难度:3 相似度:0.83
87335. (2023•蓝田县•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材料三:
德优题库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控诉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中共一大召开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0.83
87083. (2024•交大附中•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图A         德优题库图B
(1)图A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孙中山在图B所示报刊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一思想?同盟会纲领中“平均地权”对应该思想的哪一点?
材料二:
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德优题库
图C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图C合影出现在哪一年?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3)依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结合所学,辩证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28 难度:4 相似度:0.83
88443. (2020•莲湖区•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漫画为1912年法文报纸《LePetitJournal》关于袁世凯剪辫子的报道,该报评论道:“革命的剪刀剪去了袁世凯的辫子,旧中国一去不复返。”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德优题库
(1)列举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同意该报的评论,并说明理由。
(2)针对材料二中的“民贼”,蔡锷领导了什么运动?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0-11-16 难度:4 相似度:0.83
87651. (2022•新城区•八上期中) 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传播思想】
材料一: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摘编自《同盟会宣言》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出现众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著作的原因。分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武装斗争】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革命党人身上具备的优秀精神品质。简析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任重道远】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作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
德优题库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其革命任务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探索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4 相似度:0.83
88597. (2019•莲湖区•八上期中)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早期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弥补器物上的不足】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企业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 1888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1)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产生的积极作用。
【突破制度上的束缚】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材料二中的梁启超倡导变法图强,希望在中国确立怎样的政治制度?变法失败后,哪所近代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并在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医国”的做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早期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9-11-13 难度:3 相似度:0.83
30742. (2018•师大附中•八上期中) 德优题库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革命活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 年)
材料二:《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 国近代政治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材料四:2016年7月23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名大陆青年学生与来自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18名台湾青年学生参加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主题活动,并举行圆来会议,展开了“中山精神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讨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
(3)结合材料三,分析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请列举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4)根据材料四,试分析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
共享时间:2018-11-13 难度:4 相似度:0.83
88761. (2018•莲湖区•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武汉阅马场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①,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全国群起响应…
(1)材料一中①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证明了“全国群起响应”?
材料二: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题词: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大家来到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重温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那段历史。
(2)材料二中“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创建什么政权?他担任什么职务?
(3)材料二中“建立共和”后孙中山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
共享时间:2018-11-19 难度:4 相似度:0.83

sw@dyw.com

2018-11-11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9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