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 | ||
步入 近代 |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 |
变 革 |
经济工业化 | (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
政治民主化 |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 |
思想科学化 |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
社会生活的 变化 |
(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 | |
历史感悟 | (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
![]() 图C 张学良和杨虎城 |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
![]() |
图A? | 图B金田起义浮雕? |
![]() |
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等? |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
对外贸易 |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 |
诸位先生代表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
![]() |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
图1轮船招商局 | 图2 |
?![]() |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一一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一五计划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以占基本建设总支出7.5%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在资金解决上,财政收入共1354.9亿,国外贷款36.4亿,外债仅占总收入的2.7%。 ——摘编自董志凯《“一五”计划与156项建设投资》 |
图1 | 图2 |
改革开放“重要地标”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 | |
1978年 | ①安徽凤阳 | |
1980年 | ②广东深圳 | |
1990年 | ③上海浦东 | |
图1 | 图2 |
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五大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大多未能摆脱始争终让的结局;在对外交涉时,很难摆脱内外双重困境,外部强敌入侵与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在外交活动情感上,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因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的外交策略等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五个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
aal@dyw.com
2016-06-01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