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5小题共10分)
1.
(本题2分)
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词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②“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
(本题2分)
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如《劳动界》、《湘江评论》等在中国逐渐传播
③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
(本题2分)
图中的封面人物是1938年1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所评选出的“1937年伉俪”。这一评选的背景不包括( )
①中国抗战全面展开
②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台儿庄战役
③国民政府进行正面战场抗战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
4.
(本题2分)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D.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5.
(本题2分)
各国在经济建设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据此回答5~6题。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