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 ——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 万隆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九下教材 |
时期 | 阶段 |
![]() |
图中火箭上的“HATO”指的是“北约”军人的身上都带有本国货币的符号。 |
1775-1897 | 美洲扩张时期 | ||
1898-1945 | 海外扩张时期 | ||
1946-1991 | 全球称霸时期 |
位次 | 1860年 | 1870年 | 1880年 | 1900年 |
1 | 英国 | 英国 | 美国 | 美国 |
2 | 法国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3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4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年代 | 1950 | 1960 | 1971 |
资本主义世界 | 100 | 100 | 100 |
美国 | 48.5 | 31.2 | 9.7 |
日本 | 1.3 | 3.2 | 12.4 |
西欧国家 | — | 26.5 | 30 |
阶段 | 时间 | 主要涉及地区 | 主要表现 |
第一阶段 形成 |
16世纪﹣19世纪中叶 | 由欧洲到北美 |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
第二阶段 发展和扩散 |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逐渐波及世界 |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第三阶段 在全球的确立 |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 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第四阶段 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全球 |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
![]() 图A 麦哲伦 |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个海峡。我对此深信不疑……请给我一支舰队,我将告诉你们海峡在哪,并且我要从东到西环绕整个地球一周。 |
1969年 | 互联网诞生,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
1989年 |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
1990年 | 两德统一 |
1991年 | 苏联解体 |
1992年 |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3年 | 欧盟成立 |
1995年 |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
![]() 图A 麦哲伦 |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个海峡。我对此深信不疑……请给我一支舰队,我将告诉你们海峡在哪,并且我要从东到西环绕整个地球一周。 |
1969年 | 互联网诞生,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
1989年 |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
1990年 | 两德统一 |
1991年 | 苏联解体 |
1992年 |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3年 | 欧盟成立 |
1995年 |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
![]() |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之中的“同”实质上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其中的“异”则指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如果只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则难免会矛盾重重;反之,只有“存大同、求小异”,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袁野《试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 |
国家 | 1913年 | 1920年 |
俄国 | 175.1 | 126.6 |
德国 | 66.9 | 42.8 |
奥匈帝国 | 52.1 | - |
法国 | 39.7 | 39.0 |
英国 | 45.6 | 44.4 |
①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 ④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增长极为迅速。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1990年增至1.54亿、2000年增至1.75亿,2005年增至1.95亿,2010年增至2.14亿。数据显示,2013年,按地区发展水平划分,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 ——摘编自张秀明、密素敏《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 |
图A西班牙所属美洲殖民地白银相关数据表(单位:百万银元)
|
1816年后,英国依靠殖民地的金矿与工业革命打造了一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欧洲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引进资本,与此同时英国在亚、非、美洲的经济活动加速了英镑成为全球货币的进程。至19世纪下半叶,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已覆盖全球,世界经济进入英镑时代。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
![]() |
一战打破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黄金储备实力以及对欧洲贸易的竞争优势,使欧洲金融体系对其有了特殊的依赖。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宣布实行汇率调控的经济新政,加剧了欧洲对美元的依赖,此举表明了美元成为国际主导性货币的开始。 ———摘编自金卫星《美元的崛起与欧美经济民族主义博弈》 |
二战后……美国通过“条件苛刻的援助”,欧洲市场的门户被打开,为美国战后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了市场,也让美元由欧洲的国际结算货币顺势登上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西欧经济也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一度沦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附庸。 ——《美元国际地位的历史演变》 |
![]() |
国家 | 1913年 | 1920年 |
俄国 | 175.1 | 126.6 |
德国 | 66.9 | 42.8 |
奥匈帝国 | 52.1 | - |
法国 | 39.7 | 39.0 |
英国 | 45.6 | 44.4 |
①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 ④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增长极为迅速。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1990年增至1.54亿、2000年增至1.75亿,2005年增至1.95亿,2010年增至2.14亿。数据显示,2013年,按地区发展水平划分,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 ——摘编自张秀明、密素敏《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 |
msy@dyw.com
2023-03-2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