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之中的“同”实质上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其中的“异”则指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如果只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则难免会矛盾重重;反之,只有“存大同、求小异”,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袁野《试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 |
![]() |
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立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
![]() |
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58年开始修建,1979年建成。第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开始兴建,2006年全线通车。第二期工程的难度很大: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最高点海拔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多千米。加上沿线高寒缺氧,环境恶劣,修建青藏铁路成为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工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 |
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周恩来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引申到新中国的外交领域,提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摘编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图C |
![]() |
1981年中国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 图E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 |
![]() |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
![]() |
由于美国的唆使和破坏,一些与会国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新中国,攻击和污蔑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以其政治家、外交家的敏锐眼光和宽阔胸怀,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代表是来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摘编自杨晋辉《论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 |
![]() |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
![]() |
1955年,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面临西方国家的挑拨,周恩来随机应变,临时将原定的发言稿改作书面材料发给参会各国。在会议上,周恩来认真聆听了各国代表发言后,从容地走上讲坛进行补充发言:“……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发言得到了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摘编自《周恩来传》等 |
![]() |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初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使中国对外交往在不同层次都取得显著成就。……在形成立体化外交格局方面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摘编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
![]() |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 |
70年来,中央政府为西藏制定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保护、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并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 ——摘编自2021年国务院《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 |
br@dyw.com
2022-07-21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