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以古为镜】唐太宗推行的治国举措多与总结历史经验相联系。他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对百姓索取无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于是他的统治“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 【以人为镜】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因此,他说:“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
宋太祖时,藩镇处理军务的官员,改用文人……财赋方面,太祖于964年,命诸州所收的赋税,除供给本州的用度外,其余钱帛,均须辇送京师。 吏治方面,太祖严禁诸州首长以私人典掌要职,每州并置通判,以监察州政,而旧有节度使出缺时,更渐以文人代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
![]() |
时期 | 科举次数(次) | 录取进士总数(人) |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
宋太祖 | 15 | 188 | 13 |
宋太宗 | 8 | 1487 | 186 |
宋真宗 | 12 | 1760 | 147 |
宋仁宗 | 13 | 4561 | 351 |
dyls2020
2018-08-2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