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A.图a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B.图b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C.图c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图d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 |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B | 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 | 取样,加水溶解,依次滴加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和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
C |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混合物 | 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
![]() |
![]() |
![]() |
异常情况 |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体积之比不符合1:2 | 残留在瓶底的铁球放置一段时间后,附近出现红棕色物质 | A烧杯中溶液变红,B、C烧杯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解释 | 可能是氧气易溶于水 | 可能是熔化的铁球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铁锈 | A、B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放反了 | 石灰水可能已变质 |
A.A
B.B
C.C
D.D
A.装置A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
B.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
C.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D中粉末变蓝,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2
D.为证明混合气体中有H2O,应在装置A前增加一个装置D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变化 | 结论 |
A |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 产生大量浮渣 | 井水为硬水 |
B |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 质量减少 |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C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NaOH溶液没有变质 |
D |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 黑色固体变红 | 无色气体一定为H2 |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2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 分NaCl和NH4NO3 | 加水溶解后,测溶液的温度 |
B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 |
C |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除去CO中的C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检验氧化钙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钙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B |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除去H2中的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分离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 |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A.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B.元素观:生铁和钢均含有铁元素、碳元素,因此性能完全相同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因此6g镁与6g氧气反应生成12g氧化镁
D.微粒观: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因此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点石成金”可实现石灰石到黄金的转化
B.用熟石灰等腌制的松花蛋吃起来有涩味,蘸醋吃口感更佳
C.发面时加小苏打,会使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
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请勿立即开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10 g甲、20 g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30 g
D.若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mz@dyw.com
2014-01-12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