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实验中,电源正、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集气瓶内的水可以吸收硫燃烧生成的有害气体
D.点燃b管口导出的气体,观察到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A.若红磷量不足,则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最多有三种离子
C.锥形瓶内的空气对测量氢气体积没有影响
D.对比铁丝的变化可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
A.若红磷量不足,则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最多有三种离子
C.锥形瓶内的空气对测量氢气体积没有影响
D.对比铁丝的变化可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
A.实验对比左盘烧杯内两种药品混合前后托盘天平是否平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通过检验试管a、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实验对比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验证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D.实验对比燃着的木条能否继续燃烧,验证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A.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B.
在密闭空间中点燃红磷,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C.
表示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图
D.
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变化图
A.①实验过程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
B.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①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结果偏大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用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
探究CO2与水反应——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瘜,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
验证水的组成——a为电源的正极
A.Ca(OH)2和H2
C.CaCO3、NaOH和H2
B.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A.
电离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
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
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
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
![]() |
![]() |
![]() |
A.足量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 C.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恰好完全反应 | D.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A.若X、Y、W、Q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若Y、Q为单质,X、W为化合物,则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若X、Y质量之和为mg,则W、Q质量之和不大于mg
D.若X、Y分别是酸和碱,则W、Q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盐
yq@dyw.com
2020-11-10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