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丙
B.t2℃时,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水的质量:甲=乙>丙
C.t3℃时,饱和甲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D.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A.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B.如图2向试管中加水,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
C.60℃时,将60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10g的KNO3溶液
D.将6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A.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固体甲的溶解度变小
B.t2℃时,该溶液是固体甲的不饱和溶液
C.升温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t2℃时,向该溶液再加入一定量固体乙(甲和乙不反应),木块会上浮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A.t℃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B.如图2向试管中加水,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
C.60℃时,将60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10g的KNO3溶液
D.将6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向卤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是否存在氯化镁
D.将60℃时的硫酸镁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A.20℃时,将9.6g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
B.20℃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NH4Cl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分别将60℃时的NH4Cl和NaHC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HCO3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A.甲、乙、丙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且都小于1%
B.在甲烧杯中加少量生石灰充分搅拌,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用图2表示
C.将盛有冰块的试管插入乙烧杯中,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用吸管向丙溶液中缓缓吹气溶液变浑浊,小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
A.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B.a点溶液升温可得不饱和溶液
C.40℃时50g水中溶解30gMnSO4得b点溶液
D.c点溶液降温至20℃可得MnSO4晶体
A.丁中溶液的质量为120g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丙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D.向丁中加入3.7g硝酸钾固体,溶液恰好饱和
A.升温10℃后,M点延曲线向右上移
B.降温10℃后,M点延曲线向左下移
C.降温10℃后,N点向左平移
D.恒温蒸发溶剂时,M点不动,N点向上移动至曲线后不再变化
A.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将NH4NO3换为CaO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A.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0g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C.C点对应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B点对应的烧杯中有20g固体剩余
mdt@dyw.com
2018-04-08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