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答案]
(1)80g;
(2)A=B>C>D;
(3)①;
(4)①④。
[解析]
解:(1)温度为T1时,40g甲物质在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
(2)A、B两点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点溶质质量为40g,溶液质量为40g+100g=14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D点溶质质量为40g,溶液质量为40g+150g=190g,溶质质量分数为
,C、D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所以A=B>C>D。
(3)①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溶解的溶质越多。由图可知T1温度下溶解的溶质更多,则>T1>T2,故①正确。
②若使C点对应的溶液通过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②错误。
③T1温度下溶解度大于T2温度下溶解度,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小的溶剂质量更大,所以等质量T1、T2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T2时溶剂质量更大,故③错误。
故选:①。
(4)①加入固体甲,D点为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溶液密度变大,木块上浮,故①正确;
②升高温度,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没有溶质溶解,溶液密度不变,木块不会上浮,故②错误;
③增加溶剂,溶液密度减小,木块下沉,故③错误;
④蒸发溶剂,密度变大,木块上浮,故④正确。
故选:①④。
故答案为:
(1)80g;
(2)A=B>C>D;
(3)①;
(4)①④。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