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1)准确量取一定量的盐酸,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要同时选择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B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3)按照C图进行操作,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他用的是30g的砝码和2.6g的游码;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30g﹣2.6g=27.4g.
称量固体质量时有时也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防止腐蚀托盘.
(4)D操作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故答案为:
(1)胶头滴管;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过滤;缺少玻璃棒引流;B;
(3)27.4;防止腐蚀托盘;
(4)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