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液浓度大小比较,
[答案]
(1)40。
(2)6。
(3)甲<乙=丙。
(4)无法确定。
(5)②④。
[解析]
解:(1)甲溶液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所得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溶液乙蒸发10克水,析出4g晶体,则溶液丙为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蒸发10g水,其饱和溶液能析出4g晶体,所以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40g,则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溶液丙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0℃,蒸发10g水,其饱和溶液能析出4g晶体,则20℃时,溶液丙若再蒸发15g水(不考虑蒸干),析出晶体质量为
;
(3)溶液乙和丙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丙,20℃时,甲、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甲<乙=丙;
(4)无法确定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的变化;
(5)①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受温度影响较大,B受温度影响较小,则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②10℃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20℃,AB的溶解度均增大,则AB变为20℃下的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③2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中,溶剂关系为A<B,降温至10℃,AB的溶解度均减小,且10℃时,AB的溶解度相等,由于溶剂关系为A<B,则所含溶质质量A<B;
④20℃时,A的溶解度大于B,将等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A<B,则所得溶液质量B>A;
⑤20℃时,300g 20%的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不能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故答案为:(1)40。
(2)6。
(3)甲<乙=丙。
(4)无法确定。
(5)②④。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液浓度大小比较,",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