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
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新能源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A.PM2.5与雾霾天气
B.矿井瓦斯爆炸形成的无形杀手(瓦斯主要成分CH4)
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形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A.①变红,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③不变红
B.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A.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
C.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支持蜡烛燃烧
B.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来作航空燃料
D.
稀有气体通电化学性质稳定,用来作闪光灯
A.干燥滤纸片不变色,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B.通入CO2后润湿的滤纸片由红色变紫色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
D.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
A.“木燧“取火过程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
B.真空环境也可采用“金燧”取火
C.“金燧”、“木燧”取火的原理都是升温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D.“金燧”聚光生火主要利用了金属有良好的金属光泽
A.通入CO2气体后,右端乒乓球会上升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会恢复原状
D.将浓NaOH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A.反应Ⅰ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B.反应Ⅱ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O2是反应Ⅰ、Ⅱ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D.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A.将黄铜与纯铜互相刻画,黄铜表面出现的划痕更深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A.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0
B.汞原子比铁原子质量大(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6)
C.汞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具有导电性
D.测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汞升高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了
bq@dyw.com
2023-03-07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