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答案]
(1)易溶;
(2)32;
(3)AC;
(4)BCE。
[解析]
解:(1)20℃时,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为微溶物;溶解度在1g~10g之间的为可溶物;溶解度>10g的为易溶物。所以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大于10g,都属于易溶物;
(2)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恰好饱和,蒸发18g水,得到100g﹣18g=82g饱和溶液。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0g,则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3)A、由表中数据可知,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中提纯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由于溶液的质量不确定,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AC;
(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装有适量饱和石灰水的试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需要升高温度。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E、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F、干冰升华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CE。
故答案为:(1)易溶;
(2)32;
(3)AC;
(4)B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