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 | 加入足量水后过滤,蒸发结晶 |
B |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
C | 验证某固体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 取样,加入足量稀硫酸后观察现象 |
D | 除去硝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 |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 |
B |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
C | 制备氢氧化亚铁 |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 |
D |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验方案 |
A | 鉴别O2、CO2、空气、N2 |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
B | 验证某溶液中是否有银离子 | 取样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
C |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
D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 |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观察火焰颜色 |
C |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无色气体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D | 除去黑色粉末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甲: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 |
B | 乙:分离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
C | 丙: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D | 丁:检测某地雨水的酸碱度 |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碳酸钙、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四种固体 | 加水,观察现象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 在氧气中点燃 |
C |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制备纯净的硫酸钡 |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硫酸铁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B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钠 | 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对滤渣洗涤后加入过量稀盐酸 |
C | 鉴别CO2和CO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熄灭的是CO2 |
D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 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区分CaCO3、NaOH、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 分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观察现象 |
检验CO2中是否混有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固体粉末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 加入过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除去KNO3溶液中的Mg(NO3)2 | 滴加过量的KOH溶液,过滤 |
C |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
D | 鉴别NaCl和NH4Cl固体 |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A.A
B.B
C.C
D.D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区分CaCO3、NaOH、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 分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观察现象 |
检验CO2中是否混有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固体粉末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 加入过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
A.A
B.B
C.C
D.D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将硬水软化 | 加明矾,静置后过滤 |
B |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
C | 硝酸钾中含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 | 降温结晶法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A.A
B.B
C.C
D.D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实验验证甲烷中是否含有碳、氢元素 | 比较人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 | 验证CO2与水反应 | 验证分子在运动 |
A.A
B.B
C.C
D.D
A.只要看到A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证明该气体中含有CO2
B.若C处CuO由黑变红,D处白色硫酸铜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中含有H2
C.若C处CuO由黑变红,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处气体被点燃,则证明该气体中含有CO
D.若要证明气体中是否含有H2O,则还需在A装置前加一个盛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U型管
实验目的 |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 B.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C.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实验装置 | ![]() |
![]() |
![]() |
![]() |
现象或评价 | 换为燃着的木条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 气球变大,说明MnO2的催化作用 | 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管气体能燃烧 | 40℃的烧杯中品红扩散更快 |
A.A
B.B
C.C
D.D
A.
比较空气及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B.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
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D.
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
dyczhxyn
2024-04-11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