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
[答案]
(1)自由扩散 线粒体内膜
(2)少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能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血浆pH的稳定
(3)溶酶体 线粒体的自噬水平显著提高 线粒体自噬可以消耗活性氧,使细胞中活性氧含量下降 严重低氧促进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解析]
解:(1)大鼠组织液中的O2浓度高于肌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到肌细胞中。在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NAD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会产生NADH,且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NADH一样多,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肿瘤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大鼠肿瘤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缓冲物质能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血浆pH的定,因此其血浆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溶酶体降解。由图1可知,适度低氧(10%O2)时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对值比常氧(20%O2)时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对值大比较多,说明适度低氧导致线粒体的自噬水平显著提高。由图2可知,相对对照组来说,3﹣MA处理组活性氧含量相对值更高,说明线粒体自噬可以消耗活性氧,使细胞中活性氧含量下降,图1和图2显示,严重低氧时,线粒体自噬水平有所提高,但活性氧含量较高,活性氧会损伤大分子物质和线粒体,可推测严重低氧下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线粒体内膜
(2)少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能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血浆pH的稳定
(3)溶酶体 线粒体的自噬水平显著提高 线粒体自噬可以消耗活性氧,使细胞中活性氧含量下降 严重低氧促进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