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细胞质基质 ①酒精
(2)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①③④、①②
(3)0.85
(4)消毒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5)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 温度
[解析]
解:(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用图1中序号表示为①.由于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所以物质E表示酒精。
(2)图2实验装置乙中,放置K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在25℃下10min内,由于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乙装置中放置的是KOH,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结合甲和乙可知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图1中的①③④)。若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结合甲和乙说明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图1中的①②)。
(3)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mm,说明氧气消耗量比二氧化碳产生量多3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说明氧气消耗量为200.所以,二氧化碳为200﹣30=170mm,呼吸熵为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170/200=0.85。
(4)图2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灭菌,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5)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校正误差,需设置对照装置,即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其他条件同实验组。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①酒精
(2)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①③④、①②
(3)0.85
(4)消毒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5)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 温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