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54958. (2024•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美国白蛾是近几年来在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它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千米,侵入我国后,多地区爆发虫害,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美国白蛾卵的数量

B.因生态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始终呈“J”形增长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美国白蛾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

D.天敌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3
[考点]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解:A、美国白蛾卵无活动能力,采用样方法调查其数量,A错误;
B、由于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而不是始终呈“J”形增长,B错误;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美国白蛾出生率,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C正确;
D、天敌周氏啮小蜂,会影响美国白蛾种群的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54963. (2024•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德优题库沙打旺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黄河故道等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沙打旺可减少风沙危害、保护果林、防止水土流失等。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研究人员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第8年后沙打旺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期间(第1~8年)沙打旺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B.建立沙打旺种群数量的曲线变化的过程运用了建构模型法

C.阳光、温度、水分是影响沙打旺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D.第8年后,沙打旺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2 相似度:1.67
153622. (2023•西工大附中•高二上期末) 德优题库如图为养殖场某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上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群的种群密度

B.据图可知,该鱼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

C.鱼群中幼鱼生活于水体上层,成鱼生活于水体下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人工养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投入量与鱼群的增长呈正相关

共享时间:2023-02-04 难度:2 相似度:1.67
153028. (2024•西北大附中•高二上期末) 我国古书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就是说大旱之后通常会有蝗灾肆虐。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蝗虫数量大大增加;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青蛙的数量增加,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寄生虫都属于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

B.温度、水分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C.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只有密度制约因素才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共享时间:2024-02-17 难度:3 相似度:1.34
155147.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经过42年不断保护,朱鹮种群数量已从被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全球突破万只大关,陕西境内野生朱鹮种群栖息地面积由被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为扩大朱鹮的栖息地,保护工作者进行了野化放归实验。数年后,可通过鸣声识别的方法统计分析某野化放归群体的数量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万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即为野生朱鹮种群的生态位

B.鸣声识别统计种群数量的方法比标记重捕法具有更高干扰性

C.气候是影响朱鹮的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若朱鹮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3 相似度:1.34
154985. (2024•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共享时间:2024-11-22 难度:3 相似度:1.34
152797. (2024•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 如图表示某生物种群因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改变,不再适合该种群生存

D.图④曲线所示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

K
2

共享时间:2024-02-09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34.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发出一些种群密度调查的新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趋暗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来估算种群密度

B.可以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或者视频调查种群数量

C.分析动物粪便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调查种群数量

D.利用动物声音的个体识别技术开展野外种群数量的监测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30. (2020•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 德优题库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该种群K值为K1

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共享时间:2020-02-11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31. (2020•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共享时间:2020-02-11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33. (2020•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 德优题库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如图,图中的λ=
某一年的种群数量
一年前的种群数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共享时间:2020-02-11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55. (2024•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如图1表示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后蝗虫种群数量与鸭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农田中甲,乙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p表示(Nt+1)=(Nt),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图1、图2均建构的是有关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

B.由图2分析可知,A点、F点时的λ大于1

C.由图1分析可知,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为N2

D.由图2分析可知,曲线上表示甲种群数量增长的点是B点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88. (2024•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 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另一方面,种群可通过自我调节使数量保持平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培养温度会影响草履虫的数量,温度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气候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C.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波动主要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D.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

共享时间:2024-11-22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33.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都需要直接观察或者捕捉生物

B.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密度须用标记重捕法

C.重捕前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

D.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常采用样方法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43.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图1中t0~t1与图2中b~c时期种群都是增长型

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36.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德优题库图中曲线乙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乙显示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

B.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丙所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下,气候是影响曲线乙中ab段波动的外界因素之一

D.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甲所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食物来源变少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1 相似度:1.33

dygzswyn

2024-11-23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