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1)图中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且在培养基表面划线,因而如图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离到培养基的表面,从而获得单菌落。除此之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稀释涂布平板法。
(2)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的杂菌,此后每次划线都有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使划线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总之都是为了灭菌,
(3)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故顺序为bdca。
②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A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③据B培养基的成分,纤维素属于有机碳源,因此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4)甲同学只涂布了1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数据缺乏正确性,所以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3÷0.2×106=1.165×109。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菌体数比实际活菌数量少。
故答案为:
(1)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灭菌
(3)bcad A 异养型
(4)乙 1.165×109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