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2543. (2019•长安区•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所开商埠研究》材料二:1980年,国家建立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 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特区……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节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其中“作用”的涵义。
(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分析“开放”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开放”在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共享时间:2019-03-05 难度:2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向近 ,推动近代化进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不同时期各有特点为近代:列强侵略下的被迫开放,点线面相结合的主动开放; ,积极融入全球化、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对外开
故答案为:
1)涵义: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向近 ,推动近代化进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近代:列强侵略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十八大以前; 十八大以来,努力构建世界各国和平发展。
[点评]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0254. (2022•曲江二中•八下期中)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九年级某班同学举行《开放的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交流促繁荣】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1)材料一中“陆上丝绸之路”与哪一重大历史史实有关?该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推开华夏门】
材料二:“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摘自《走进中国高层政要》(2)材料二中“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件?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比较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开放地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并分析中国近代和现代对外开放有何不同之处?
【反思应挑战】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新挑战?
共享时间:2023-05-20 难度:3 相似度:1.67
29498. (2020•西工大附中•八模) 近代封建地主阶层掀起以引进先进技术为手段的洋务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其主要地位是                     年,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共享时间:2020-06-08 难度:2 相似度:1
32114. (2015•七十中•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材料二:“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两个“不公正”的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共享时间:2015-11-23 难度:2 相似度:1
29189.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政府为了维护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保持掠夺东方财富的通道畅通,公然派出侵略军先后进犯中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地区,并陈兵天津大沽口,威逼清政府妥协,最后在1842年闯进长江下游,从上海一直打到南京,迫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
材料二:1874年,日本出动军队进犯中国台湾,并于1879年吞并琉球,将其变为日本的冲绳县;1884年以后,日本为侵略中国和朝鲜开始进行海陆大扩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次战争的名称。同时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什么?日本挑起战端的结果如何?
(3)以上材料说明近代列强对外扩张的特点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2 相似度:1
29069. (2023•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探究题: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但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太多挑战,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任两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携手应对危机】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仍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蔓延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2)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根据材料二说说人类今天都面临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怎样做的?
共享时间:2023-12-30 难度:2 相似度:1
28015. (2024•铁一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年开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图B中         (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实力已经达到近现代前所未有的水平。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由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及新媒体构成的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生活理念,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作为全球化消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已融入“地球村”经济系统内,与各国消费品和消费文化激烈碰撞,生活方式受到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改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利益交织、冲突战争依然存在,中国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走出自己的前进道路,请你为国献策。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2 相似度:1
29108. (2023•爱知中学•八上一月)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南京条约》相关内容,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写给奕?和文祥的书信
图A
德优题库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朱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色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图B
(2)归纳图A人物的核心主张。为实现该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做了哪些具体事情?结合图B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25年前,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       从容赴死,戊戌变法被扼杀了。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3)材料三中应填写的人物是谁?材料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共享时间:2023-10-25 难度:3 相似度:0.83
29523. (2021•西安二十三中•四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人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边海长《唯物史观下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材料二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岘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今议防海,则必鉴前辙,揣敌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2)根据材料二,与前代相比,李鸿章对边防安全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之后李鸿章针对中国海防掀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并说说造成其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2020年1月12日,北海舰队接受的第二艘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拉萨舰,直接提升了我国海上军舰的作战实力,作为中国海军最新型的驱逐舰,055担任着“带刀护卫”的角色,当加入到航母战斗群之后,我国将会建立一支以055为核心的海上舰队力量,主要执行反潜、反舰等主要作战任务,并且对航母的保护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新华社《中国海军又一艘万吨055型驱逐舰拉萨舰正式入编》(3)根据材料三,指出今天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意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海防的建议。
共享时间:2021-03-21 难度:3 相似度:0.83
18720.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作“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从政治制度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的对策。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4 相似度:0.83
32086. (2015•曲江一中•八上期中) 左图右史,认识地图中的历史。
    材料一  如图
德优题库
(1)如图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图中江宁是今       (城市名);英国舰队首先封锁的江面是       (河流)《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自《马关条约》(2)据材料二,《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这些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马关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3)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被迫开放”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5-11-24 难度:3 相似度:0.83
29035. (2018•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作“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从政治制度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的对策。
共享时间:2018-04-24 难度:3 相似度:0.83
28000. (2023•汇知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对于外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决定应课何税的主权,从未受到有关外商政府的干扰。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在此之后,英商绝大部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的税率降低了50%,有的甚至降低了90%。
——摘编自叶凤美《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海关的半殖民地化》
材料二: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他们还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当时的商业税)……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摘编自蒋廷散《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镇压人民的反抗。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细,“违者皆斩”。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沧海桑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关税主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理由。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0.83
30714. (2020•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请说明这次的失败对我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对美贸易平衡(1894-1901)(单位:百万海关两)
年份 中国收入(出口) 中国支出(进口) 平衡
1894 16.4 9.3 +7.1
1895 15.1 5.1 +10.0
1896 11.1 11.9 -0.8
1901 11.6 23.5 -6.9
注释:“+”号表示贸易顺差;“-”号表示贸易逆差。
--摘编自李一文:《近代中美贸易与中国的国际收支》
材料三:甲午战败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美国在结束美西战争和兼并菲律宾后……1899年,美国起草并向英、德、俄、法、意、日诸国提交了一份在华商业机会均等的文件……这就是“门户开放”声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美贸易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导致中国对美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如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 外务部
人员组成 设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任)等。 设专职大臣五人。
下设机构 英(兼办奥匈及西洋各国)、法(兼办荷兰等三国)、俄(兼办日、蒙等)、美(兼办德意等八国事务)、海防五股和司务厅、档案房,并设附属机构同文馆和总税务司。 办理外交事务的四司;掌编译、新闻及储才的机构;掌管文档及内部事务的机构。
职责 通商事务,外交事务,贸易和边界事务及其他对外交涉事务。 条约的签订和履行,派遣和管理驻外大臣,保护外商、外侨和教士,办理各种贸易、关税、国债、铁路、邮政、工矿、海防、边界,以及留学、招工等一切对外事务。
(3)材料四中图2所签订的哪一条约将图1机构变为外务部,除此以外,列强通过该条约还获得了什么外交权益?依据材料四,归纳外务部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比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外事机构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4)试谈谈当今时代对青少年进行中国近代屈辱史教育的意义。
共享时间:2020-11-13 难度:3 相似度:0.83
29204. (2023•西安三中•八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 图A 中国被迫与英国在图①处签订        (条约),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图B中日本陆海军进攻②处        (地名),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材料二:总而言之,这场战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战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帝国主义是如何加紧扩张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2-24 难度:4 相似度:0.75
32088. (2015•曲江一中•八上期中)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坐落于中国东部长江冲积三角洲,濒临东中国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它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在中国迈向近代的过程中,上海也是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强开的城门】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艰难的跋涉】
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中,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也与其发展同步。上海,作为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曾经诞生了两颗文化新星,艰难的撑起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之路。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企业名称。(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各举一例)并指出这一时期上海诞生的“两颗文化新星”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上海在近代化探索中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
【喷涌的光芒】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说“洗刷国民脑子”的运动名称并分析该运动爆发的背景;列举该运动中的其他代表人物及作品(人物、作品各一例)
共享时间:2015-11-24 难度:4 相似度:0.75

le@dyw.com

2019-03-0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