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9035. (2018•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作“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从政治制度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的对策。
共享时间:2018-04-24 难度:3
[考点]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第一小问的民族的致命伤,依据材料一“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以得出民族的致命伤是指不知道军事失败的理由。第二小问的意图,结合所学可知,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第三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实质性危害。
2)第一小问的方式,依据材料二“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选官方式是科举考试。第二小问的原因,注意限定信息“政治制度层面”,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封建制度不敌资本主义制度。
3)本小问的根本原因,依据材料三“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可知,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第二小问的对策,结合所学可知,对策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答案为:
1)不知道军事失败的理由。意图: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主要原因:没有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实质性危害。
2)方式:科举考试。原因:封建制度不敌资本主义制度。
3)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对策: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8720.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作“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从政治制度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的对策。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4 相似度:2
28000. (2023•汇知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对于外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决定应课何税的主权,从未受到有关外商政府的干扰。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在此之后,英商绝大部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的税率降低了50%,有的甚至降低了90%。
——摘编自叶凤美《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海关的半殖民地化》
材料二: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他们还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当时的商业税)……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摘编自蒋廷散《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镇压人民的反抗。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细,“违者皆斩”。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沧海桑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关税主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理由。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1.34
30826. (2015•七十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材料二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1)科举制度最早开始创立是在什么时候?并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和选官原则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度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并指出在唐朝时期,对完善科举制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位皇帝。
(3)结合“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请你说说如何评价科举制度?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怎样的借鉴作用。
(4)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科举制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1 相似度:1.33
30313. (2022•西安八十五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1)材料一所述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兴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十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2)材料二所述的这种选官方式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意义。
材针三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品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责观遣风”,郭泳若称赞地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4)依据材料四,指出科举制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共享时间:2023-06-13 难度:1 相似度:1.33
31897. (2017•西电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幅地图,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特点。
(2)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指什么?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什么危机空前深重?
(4)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共享时间:2017-11-24 难度:4 相似度:1.17
30741. (2018•师大附中•八上期中) 近代前期,列强以武力入侵,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摘自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材料四: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采取的对策。
(3)归纳材料三中李鸿章的观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4)与材料四所述现象相关的条约中,具体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长官”?
共享时间:2018-11-13 难度:4 相似度:1.17
28892.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中)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四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依次写出四次灾难性的战争名称。写出四次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A
“反清英雄第一人”。
——孙中山
德优题库
图B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
 德优题库 图C
(2)依据材料二,图A孙中山评价的人物是谁?图B人物在哪场战争中壮烈牺牲,展示出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图C在这场运动过程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分析它有什么局限性?材料二中的人物及事件体现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3)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这种“入侵和反入侵”斗争的感想。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5 相似度:1
29069. (2023•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探究题: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但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太多挑战,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任两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携手应对危机】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仍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蔓延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2)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根据材料二说说人类今天都面临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怎样做的?
共享时间:2023-12-30 难度:2 相似度:0.83
29189.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政府为了维护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保持掠夺东方财富的通道畅通,公然派出侵略军先后进犯中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地区,并陈兵天津大沽口,威逼清政府妥协,最后在1842年闯进长江下游,从上海一直打到南京,迫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
材料二:1874年,日本出动军队进犯中国台湾,并于1879年吞并琉球,将其变为日本的冲绳县;1884年以后,日本为侵略中国和朝鲜开始进行海陆大扩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次战争的名称。同时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什么?日本挑起战端的结果如何?
(3)以上材料说明近代列强对外扩张的特点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2 相似度:0.83
29431. (2020•师大附中•七下二月)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有一制度使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材料三: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制度始创于哪一朝代?概括该制度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重大改革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演变的实质。
共享时间:2020-06-24 难度:3 相似度:0.66
30714. (2020•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请说明这次的失败对我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对美贸易平衡(1894-1901)(单位:百万海关两)
年份 中国收入(出口) 中国支出(进口) 平衡
1894 16.4 9.3 +7.1
1895 15.1 5.1 +10.0
1896 11.1 11.9 -0.8
1901 11.6 23.5 -6.9
注释:“+”号表示贸易顺差;“-”号表示贸易逆差。
--摘编自李一文:《近代中美贸易与中国的国际收支》
材料三:甲午战败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美国在结束美西战争和兼并菲律宾后……1899年,美国起草并向英、德、俄、法、意、日诸国提交了一份在华商业机会均等的文件……这就是“门户开放”声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美贸易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导致中国对美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如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 外务部
人员组成 设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任)等。 设专职大臣五人。
下设机构 英(兼办奥匈及西洋各国)、法(兼办荷兰等三国)、俄(兼办日、蒙等)、美(兼办德意等八国事务)、海防五股和司务厅、档案房,并设附属机构同文馆和总税务司。 办理外交事务的四司;掌编译、新闻及储才的机构;掌管文档及内部事务的机构。
职责 通商事务,外交事务,贸易和边界事务及其他对外交涉事务。 条约的签订和履行,派遣和管理驻外大臣,保护外商、外侨和教士,办理各种贸易、关税、国债、铁路、邮政、工矿、海防、边界,以及留学、招工等一切对外事务。
(3)材料四中图2所签订的哪一条约将图1机构变为外务部,除此以外,列强通过该条约还获得了什么外交权益?依据材料四,归纳外务部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比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外事机构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4)试谈谈当今时代对青少年进行中国近代屈辱史教育的意义。
共享时间:2020-11-13 难度:3 相似度:0.66
30254. (2022•曲江二中•八下期中)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九年级某班同学举行《开放的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交流促繁荣】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1)材料一中“陆上丝绸之路”与哪一重大历史史实有关?该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推开华夏门】
材料二:“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摘自《走进中国高层政要》(2)材料二中“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件?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比较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开放地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并分析中国近代和现代对外开放有何不同之处?
【反思应挑战】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新挑战?
共享时间:2023-05-20 难度:3 相似度:0.66
29108. (2023•爱知中学•八上一月)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南京条约》相关内容,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写给奕?和文祥的书信
图A
德优题库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朱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色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图B
(2)归纳图A人物的核心主张。为实现该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做了哪些具体事情?结合图B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25年前,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       从容赴死,戊戌变法被扼杀了。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3)材料三中应填写的人物是谁?材料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共享时间:2023-10-25 难度:3 相似度:0.66
29468. (2020•师大附中•七下一月) 德优题库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某工程示意图。
(1)结合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并写出A、B、C所代表的地点。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2)材料二提及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李白、杜甫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说明即可)
共享时间:2020-04-24 难度:3 相似度:0.66
22491. (2020•师大附中•七下一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某工程示意图。
(1)结合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并写出A、B、C所代表的地点。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2)材料二提及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李白、杜甫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说明即可)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0-05-15 难度:4 相似度:0.66

xu@dyw.com

2018-04-24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