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965年的14.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33.4%,包括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 ——摘编自彭波《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历程、成就、贡献与经验》 |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西方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外贸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次年,中央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对外贸易新政策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开。 ——摘编自余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
国别 | 强租租借地 | “势力范围” |
德国 | 胶州湾租借地 | 山东 |
沙俄 | 旅大租借地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法国 | 广州湾租借地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 长江流域 |
日本 | 福建 |
国别 | 强租租借地 | “势力范围” |
德国 | 胶州湾租借地 | 山东 |
沙俄旅大租借地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法国 |
广州湾租借地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九龙、威海卫租借地 | 长江流域 | 日本 |
福建 |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①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②20世纪90年代,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
![]() |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陈独秀曾说“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摘编自《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图B |
![]() 图C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绘画) |
hux@dyw.com
2021-04-14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