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9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A.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B.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C.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D.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A.甲组培养基上出现两种菌落,主要是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
B.乙组培养基上的菌落和甲组的相同,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C.丙组培养基上只有R型细菌,说明脱氧核苷酸不具有转化功能
D.实验利用减法原理,逐一去掉不同成分以确定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
A.控制该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2:2:4
C.子代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花植株比例为
D.F2的紫花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白花的概率为
A.这两种病毒和叶肉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差异是病毒没有核膜包TMV被的细胞核
B.这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但是它们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重组病毒E侵染叶片F后,叶片F表现出与叶片C一样的症状,说明蛋白质决定性状
D.重组病毒E子代的特性由HRV的RNA决定,叶片F的患病症状与叶片D的相同
A. 3 4 1 4 |
B. 1 4 3 4 |
C. 1 2 1 2 |
D. 1 2 1 2 |
A.要获得35S标记的T2噬菌体需要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
B.含35S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中若有放射性,该实验不可信
C.合成子代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材料来自大肠杆菌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加工场所在大肠杆菌的高尔基体上
A.DNA分子中碱基对C-G所占比例越大其越稳定
B.复制时,①的断裂需解旋酶,形成需DNA聚合酶
C.若α链中A+T占52%,则该DNA分子中G占24%
D.该DNA的空间结构是由α链、β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A.沃森和克里克创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C.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图甲中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
B.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可使其蛋白质失去活性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
D.图乙所示的实验不能证明DNA就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A.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B.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C.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D.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将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统计得出后代高茎:矮茎≈1:1
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可否定融合遗传
A.酶②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C.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D.该过程中的c、b链中碱基互补配对是互补链
A.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
B.让该动物与多个显性纯合个体杂交
C.让该动物与多个隐性纯合个体杂交
D.让该动物与一个显性杂合个体杂交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
B.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的遗传表现为自由组合
D.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A.乙病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相同
B.Ⅰ1与Ⅱ3的基因型均为AaXBXb,Ⅰ3与Ⅲ1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图2中的条带1、3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B
D.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促进优生优育
组别 | 亲代 | F1 |
实验一 | 紫色×紫色 | 白色:紫色=7:9 |
实验二 | 紫色×白色 | 白色:紫色=5:3 |
A.籽粒的紫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
B.实验一F1中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紫色:白色=8:41
C.实验二亲代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子代紫色个体中没有纯合子
D.实验二的F1中紫色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籽粒为紫色个体的比例为
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B.cn与cl是非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C.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A.子代♀灰体×♂灰体 | B.子代♀黄体×♂黄体 |
C.子代♀黄体×♂灰体 | D.子代♀灰体×♂黄体 |
A.斑翅果蝇翅的显性性状为黄色、有斑点
B.F2出现7:3:1:1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b或aB的配子不育
C.F2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
D.选F1中的果蝇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或1:1:1:1
A.若F2雌雄果蝇均为直毛,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隐性性状
B.若分叉毛只在F2雄果蝇中出现,则B、b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
C.若F1无子代,则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直毛为隐性性状
D.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直毛和分叉毛出现,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
A.卵细胞:AB、aB;精子:ab | B.卵细胞:Ab、ab;精子:aB |
C.卵细胞:aB、ab;精子:Ab | D.卵细胞:aB:精子:AB、ab |
卡片类型 | 脱氧核糖 |
脱氧核糖和 磷酸连接物 |
磷酸 | 碱基种类及数量 | |||
A | T | G | C | ||||
卡片数量 | 42 | 14 | 100 | 3 | 7 | 6 | 4 |
A.4
B.5
C.6
D.7
A.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
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一条
C.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
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
C.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隐性
D.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显性
A.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翅型中的斑翅属于隐性性状
B.BB纯合时可能存在致死效应,且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
C.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3种
D.F2中斑翅桃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XaXa
A.该三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
B.该三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的个体测交,后代显、隐性性状比为1:1
C.该三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三体的概率为
D.出现三体的原因可能是三体植株的亲本中一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A.
B.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A.该植株为父本做测交实验,子代红花:白花=1:1
B.该植株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观察到9个四分体和1个六分体
C.该植株是只能由基因型为ABC的雄配子和基因型为Aabc的雄配子结合形成
D.该植株可产生4种可育雄配子和8种可育雌配子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5种表现型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性状稳定遗传个体约占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
A.人群中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男女相等,乙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B.Ⅰ2的相关基因电泳图可能出现两条带、三条带,但不会出现四条带
C.图中的条带1、2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且条带1为致病基因
D.Ⅲ1一定含有条带1和条带4且体细胞最多有3条带出现
A.该植物中抗虫植株有5种基因型
B.F1抗虫植株中同时含有两种抗虫基因的个体占
C.让F1中同时含两种抗虫基因的植株杂交,F2中不抗虫植株占
D.欲利用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含基因M的花粉育性降低50%,可选择基因型为Mmnn的植株作父本与基因型为mmnn的植株杂交
A.基因A、a与B、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次级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种精细胞
C.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C或abc
D.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9:3:3:1
dygzswyn
2022-11-20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49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