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试卷总分:120分 命题人:dygzsw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豌豆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自交时,无须在开花前除去豌豆植株的雄蕊
C.通过测交可测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孟德尔豌豆实验中发现问题阶段采用的是杂交与自交
A.甲为父本,乙为母本
B.操作①表示人工去雄,甲和乙可均为紫花豌豆
C.操作②表示人工授粉,需在花粉成熟前进行
D.所有植物的杂交实验都必须进行步骤①②的操作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A.基因型为bb的豚鼠在胚胎时期死亡
B.若红花(AA)×白花(aa),则子代开粉红花
C.基因型为Gg的波斯猫在形成配子时,g配子失活
D.高茎(Dd)豌豆产生的D、d两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
A.人工杂交对父本的操作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B.亲本红色果实番茄和绿色果实番茄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
C.若F1中绿色果实番茄自交得F2,F2中绿色果实:红色果实=3:1
D.让F2中全部绿色果实番茄自交,F3中番茄果实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3:1
A.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细胞生物
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不一定是9:3:3:1
D.利用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性状之比为1:1:1:1,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F2表现型 | 紫花 | 白花 | 浅紫花 |
植株数目 | 540 | 136 | 46 |
A.豇豆的紫花为显性性状 | B.豇豆花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C.F2中紫花植株有4种基因型,白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 | D.F2中白花与浅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
A.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
B.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共同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
C.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中1与2为同源染色体,与3为非同源染色体
D.a和a',c和c'在该图所示的下一分裂时期发生分离
A.两次分裂过程中的后期细胞内都有46条染色体
B.两次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相同的可能
C.两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两次分裂过程的后期细胞内都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bc段的产生是DNA复制的结果
B.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于图中的cd段
C.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发生于图中的ef段
D.cd段中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始终为1:2
A.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B.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才形成四分体
C.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A.能观察到四分体的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视野中有可能会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C.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D.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精原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
A.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B.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
D.血友病在家系中多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
A.雌蟋蟀体细胞中也有23条染色体
B.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一样,属于XY型
C.精巢细胞中最多可以观察到2条X染色体
D.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蟋蟀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蟋蟀多1条
A.B段和C段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控制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基因位于B和C段上
C.若某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A段
D.若女性患者数低于男性,则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D段
A.亲本黑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HXH
B.F1中雌果蝇的表现型为灰身红眼
C.F2中雄果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不可能产生白眼雌果蝇
A.图中甲病为红绿色盲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7号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
D.4号与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
A.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C.搅拌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其遗传物质
A.图中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的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B.图中两条链彻底水解后,可以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C.图中放大的DNA片段中共有4个碱基对,10个氢键
D.图示DNA分子中A-T碱基对越多,其结构会越稳定
A.在复制的过程中DNA的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B.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C.半保留复制是指新的DNA分子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形成
D.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
A.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种类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均相同
B.细胞核中的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
C.mR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
D.mRNA中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获得的
A.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存在于DNA上
B.转录和翻译都需要以核苷酸为原料
C.基因表达的完成一定离不开核糖体
D.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A.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B.人的身高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与后天的营养和锻炼等没有任何关系
C.生物体的性状中,有的受一对基因控制,而有的却受多对基因的控制
D.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A.tRNA既能识别密码子,又能识别氨基酸
B.tRNA上结合氨基酸的位点在反密码子内
C.没有tRNA对氨基酸的转运,细胞不能进行翻译
D.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
A.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结构,一般也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D.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突变基因 | Ⅰ | Ⅱ |
碱基变化 | C→T | CTT→C |
蛋白质变化 | 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 |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 |
A.突变基因Ⅰ、Ⅱ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突变基因Ⅰ和Ⅱ的产生是显性突变的结果
C.突变基因Ⅱ的形成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导致的
D.突变基因Ⅱ转录产生的mRNA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
A.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异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
C.蔗糖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同长度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A.该品种家蝇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X染色体
B.突变Ⅰ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突变Ⅱ个体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
D.家蝇品系P产生的配子及比例理论上为Ab:aB=1:1
A.视野中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细胞占多数
B.龙胆紫溶液可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
C.低温处理能阻断洋葱根尖细胞中DNA的复制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A.果蝇体内突变的基因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子代
B.等位基因之间仅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上的不同
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2条常染色体和X、Y上的DNA序列
A.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是色盲
B.色盲女孩的父亲一定是色盲
C.红绿色盲女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D.女性色盲患者的外孙一定是色盲患者
A.猫叫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但数目不变
B.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上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引起的
C.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D.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A.携带致病基因的人一定会患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C.哮喘、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是多基因遗传病
D.通过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可认定该胎儿有遗传病
A.使染色体数加倍的育种方法都是多倍体育种
B.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育种时一般不选用干种子
C.杂交育种操作简便,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B.利用单倍体育种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单倍体育种中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
D.与多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茎细、叶小且营养不高
dygzswyn
2021-02-19
高中生物 | 考试 | 难度:1.4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