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
2.
(本题2分)
某同学在参观山顶洞人遗址博物馆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了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骨,经测定其脑容量为1000?150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大约为1300?1500毫升),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3万年前
②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的技术
④山顶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3.
(本题2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古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懂得种植水稻、粟、蔬菜等农作物,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
(本题2分)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5.
(本题2分)
如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图中③说明( )
A.周天子的义务
|
B.诸侯的义务
|
C.分封制的内容
|
D.分封制的作用
|
6.
(本题2分)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
B.鲁国国君很傲慢
|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
D.周王室地位衰落
|
7.
(本题2分)
《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8.
(本题2分)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背景:爆发农民起义
|
B.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
C.内容:废除井田制度
|
D.影响:奠定统一基础
|
9.
(本题2分)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曾发现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
C.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
|
D.用泥制陶的事实
|
10.
(本题2分)
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秦朝时,为了让官员“有权不可任性”而设立的官职是( )
11.
(本题2分)
如图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
B.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
|
C.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
D.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
|
12.
(本题2分)
下列有关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修建长城
②强征赋税
③严刑苛法
④开拓交通
⑤修骊山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