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九十九中初中历史考试期末七年级上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九十九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德优题库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 (本题2分) 《周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请问下列哪些远古人类已经能“易之以宫室”(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本题2分) 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和炎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炎、黄两帝的景仰之情。后人尊敬他们主要是因为(  )

A.教人们挖井,发明车船

B.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C.发明农业和医药

D.打败蚩尤

4. (本题2分) 历史遗址及出土的实物史料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二里头遗址及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出(  )
德优题库
A.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B.明显的阶级分化
C.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 D.社会生产的发展
5. (本题2分) 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
A.德优题库司母戊鼎
B.德优题库五铢钱
C.德优题库
击鼓说唱俑
D.德优题库
青瓷莲花尊
 
解析
该试题缺少考点
纠错 收藏 下载 相似 组卷
6. (本题2分) 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宁李冰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
A.郑国渠
B.秦长城
C.都江堰
D.护城河
7. (本题2分) 表为商鞅变法内容节选。这些措施(  )
项目 内容
鼓励耕织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奖励军功 依据杀敌的多少,授给爵位,九级以上即是军官,最高爵赏可到二十级。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世袭特权。

A.提高了军队作战实力

B.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

C.加速了社会阶层变动

D.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8. (本题2分) 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9. (本题2分) 截至2020年9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已满一年。一年以来,各级纪委问责的数量不断上升,成为推动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利器”。秦时负责监察事务、督促百官恪尽职守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郡守
D.太尉
10. (本题2分) 如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第二章 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 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第四章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秦始皇
B.汉献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
11. (本题2分) 史料按照价值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指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可直接作为历史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德优题库
《楚汉相争》连环画
B.德优题库
“汉并天下”瓦当
C.德优题库
《大汉帝国》纪录片
D.德优题库
《大秦赋》电视剧
12. (本题2分) 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大一统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13. (本题2分) 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他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县制 B.实施“推恩令”
C.设立宣政院 D.设置驻藏大臣
14. (本题2分) 理清线索有助于把握历史知识,如图是七年级同学千玺梳理的线索,其主题是(  )
德优题库
A.西汉的政治统治 B.西汉的兴亡
C.东汉的兴衰 D.东汉的政治黑暗
15. (本题2分)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西汉时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的起点是(  )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大都
16. (本题2分) 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如图著作的创作者是“史界太祖、中国通史之创始者”。享有这一崇高声誉的历史人物是(  )
德优题库
A.司马迁
B.张仲景
C.霍去病
D.董仲舒
17. (本题2分) “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这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8. (本题2分) 依据图示,判断此单元时代特征是(  )
德优题库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9. (本题2分) 《宋书》记载:“江南……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出江南地区(  )
A.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B.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C.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20. (本题2分) 如表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鲜卑族
494年迁都洛阳
使用汉话,禁用鲜卑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等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二、解答题(4小题共60分)
21. (本题20分) 历史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时空观念】
德优题库
(1)上图A处远古人类是        ;B处是        (王朝);C处是        时期;D处是        (朝代)。
 德优题库
(2)《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中①处是        ;《东晋形势图》中②处是        
【唯物史观】
德优题库图一北京人的石制工具 德优题库
图二河姆渡居民的工具
德优题库图三春秋农具 德优题库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
(3)请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生产工具采用的制作方法。指出图三、图四分别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生产工具和什么生产方式?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四生产工具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史料实证】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4)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释】
材料二: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5)依据材料二、概括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家国情怀】
材料三:《吕氏春秋》载: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通缪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6)材料三反映了禹的什么功绩?从禹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22. (本题18分) 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战国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秦朝的改革创新】
材料三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一文字
德优题库
材料四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后形成的贵族等级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权利?并指出图二统一之后的文字名称及其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地方长官是由谁任命的?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谈你的感想(言之有理即可)。
23. (本题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请写出图一部分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和图二字母所代表的地点:A:       ;C:       ;E:       ;F:       。请写出图三中A是        国,图中B处发生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材料二 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2)材料二体现了统治者具有什么相同的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空格处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西域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24. (本题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材料二: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混然无迹,良非偶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人口迁移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结合所学,说明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九十九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北京人,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查看
  • 2
  •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查看
  • 3
  •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 查看
  • 4
  • 二里头遗址,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5
  • 查看
  • 6
  •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 查看
  • 7
  • 商鞅变法,
  • 查看
  • 8
  • 商鞅变法,韩非子,
  • 查看
  • 9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0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11
  • 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12
  • 光武中兴,
  • 查看
  • 13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 查看
  • 14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15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16
  • 司马迁与《史记》,
  • 查看
  • 17
  • 官渡之战,
  • 查看
  • 18
  • 三国鼎立的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 查看
  • 19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0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 21
  •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2
  • 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3
  • 文景之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 查看
  • 24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九十九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北京人,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查看
  • 2
  •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查看
  • 3
  •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 查看
  • 4
  • 二里头遗址,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5
  • 查看
  • 6
  •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 查看
  • 7
  • 商鞅变法,
  • 查看
  • 8
  • 商鞅变法,韩非子,
  • 查看
  • 9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0
  • 西汉的建立,
  • 查看
  • 11
  • 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12
  • 光武中兴,
  • 查看
  • 13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 查看
  • 14
  • 东汉的兴衰,
  • 查看
  • 15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查看
  • 16
  • 司马迁与《史记》,
  • 查看
  • 17
  • 官渡之战,
  • 查看
  • 18
  • 三国鼎立的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 查看
  • 19
  •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0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 21
  •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 查看
  • 22
  • 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3
  • 文景之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 查看
  • 24
  •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