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9381. (2021•周至县•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决定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面在分县,县以下依次设置乡、亭(里)、什、伍。以六尺为标准,统一车辆两轮间的距离。命丞相李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在全国推行。此外他还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
材料二:
秦始皇统治的最后几年,连续组织了多项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公元前213年“筑长城”,公元前212年“为直道”。又在渭河以南营造以阿房宫为主体的宫殿体系。秦始皇用残暴的方式掠夺人民,这决定了秦朝的短命。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图A
德优题库
材料三: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经过汉初至武帝即位前七十年间的发展,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极为富足。粮食供应充足,城乡的仓廪充实。
——摘编自《剑桥中国史》材料四:东汉中后期,新皇帝即位时都是未成年的孩童,没有能力掌控国家,只能由外戚代理国政,由此形成外戚操纵皇帝,独断朝纲的局面。而当皇帝成年,试图从外戚手中收夺权力,往往要依仗宦官。由此,宦官便取代外戚,成为影响朝政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灭亡的原因。哪位历史人物率军在图B战役中大破秦军主力?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汉初至武帝即位前七十年间”统治者的哪些措施密切相关?
(4)材料四反映出东汉中后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一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1-02-24 难度:4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建立,东汉的兴衰,
[答案]
(1)措施:推行郡县制;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定法律限制度量衡器的误差。(2)原因:秦始皇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用残暴的方式掠夺人民;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法律严苛;秦二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肆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历史人物:项羽。(3)变化: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措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赋役及兵役;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等。(4)政治局面: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影响: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决定把全国分为36个郡,县以下依次设置乡、什、伍。”归纳可知;根据材料一“以六尺为标准。”归纳可知;根据材料一“命丞相李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在全国推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统一文字,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制定法律限制度量衡器的误差。
2)根据材料二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用残暴的方式掠夺人民;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二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四处巡游。项羽率军在图B巨鹿战役中大破秦军主力。
3)根据材料三“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经过汉初至武帝即位前七十年间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粮食供应充足,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的变化是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这一变化与“汉初至武帝即位前七十年间”统治者的密切相关的措施有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士兵还乡务农、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等。
4)根据材料“东汉中后期,新皇帝即位时都是未成年的孩童,只能由外戚代理国政,独断朝纲的局面,试图从外戚手中收夺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外戚,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故答案为:
1)措施:推行郡县制;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
2)原因:秦始皇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法律严苛;肆意挥霍,穷奢极欲。
3)变化: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兵皆罢归家”;将因战乱;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相应地减免赋役及兵役,提倡以农为本;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4)政治局面: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影响: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外戚,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的建立   东汉的兴衰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87348. (2023••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以图A中的        为全国通用文字,以图B中的        作为统一货币。另外,秦始皇还派兵开凿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了北击匈奴,修筑了        
材料二: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能被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周王室、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并指出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优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1 相似度:1.25
87417. (2023•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历代国君对人才都极为重视,包括秦始皇。秦国开放的招人用人政策也是值得赞赏的,重用本国之外的人才自秦穆公就开始了,以后的国君也将这一用人传统予以继承和发扬。不问出身,不管国籍使得关东诸国的人才流向了秦国。这些外来人才在秦国受到重用,也往往能竭尽所能的为秦国国君出谋划策。
——摘编自《国史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能够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如图
德优题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秦始皇采取的哪一措施?指出图二是秦朝创立的的哪一重要政治制度?
材料三: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都要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摘自《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的领导者和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4)请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4 相似度:1.17
31868. (2017•西电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为了解决材料所述的问题,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享时间:2017-11-18 难度:3 相似度:1.17
18737. (2018•宁化县第五中学•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辩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汉书•高帝纪》
材料三:(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诏日:“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於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
(1)材料一中图B所示历史事件是_,该历史事件与图A的关系是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我选做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这些措施的社会背景。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之处?
共享时间:2018-06-21 难度:4 相似度:1
87243.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约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一个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这一伟业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观察图A,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在中央,秦始皇在执政团体中设立“三公”: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掌管行政。太尉原称尉、国尉,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在地方,秦始皇意识到了分封制可能再次导致国家分裂,决定实行郡县制。
——摘编自王炜杰《论秦始皇之“大”》
①图B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公”分别掌管的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秦廷进行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②图C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廷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政策的推行有何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秦朝的兴衰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5 相似度:1
86695. (2024•长安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秦朝形势图 秦始皇诏版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B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左图)。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摘编自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1)结合材料一,指出秦朝的都城名称。简述秦朝疆域范围。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秦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共享时间:2024-11-30 难度:3 相似度:0.75
22844.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综合分析题: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治国理念六个方面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文化                
治国理念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0.75
87134. (2023•长安区•七上期中)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秦统一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德优题库
【拓展统一疆域】
材料一:及至(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境),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1)结合材料一,从东南西北方向,说明秦朝疆域大致范围。
【创新统一制度】
材料二:王(嬴政)曰:“去‘泰’,著(留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设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曰:“廷尉(李斯)议是(说的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推行统一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统一)之。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材料四:
德优题库
(3)结合材料三、四,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
共享时间:2023-11-24 难度:3 相似度:0.75
86888. (2024•高陵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1899年,清朝人        (人物)首次发现与图A有关的文字,它证明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图B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        ;青铜器主要用于        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战国时各地“文字异形”,造成政令推行和文化交流的障碍……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整理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书体——隶书。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文字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汉字。
共享时间:2024-11-16 难度:2 相似度:0.75
28167. (2023•交大附中•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铁制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这种生产形式的出现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图A 图B
?(2)写出材料二图A中秦统一后的钱币名称。图B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什么?
共享时间:2023-10-23 难度:2 相似度:0.75
86794. (2024•铁一中学•七上期中)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一场“史韵初绽,智启新程”历史学科周活动,请你参与。
【遗址探起源】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哪幅图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的生活?(填序号)造成这两种房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图示理发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写出图A中①处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二中图B内容,结合所学,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并概括此制度建立的意义。
【人物述思想】
材料三:
        德优题库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3)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繁荣局面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任选孟子或韩非中的一位写出其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
【寄语传精神】
材料四: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时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政府网
(4)依据材料四,指出“挖掘、研究、阐释和宣传中华文明”的意义。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共享时间:2024-11-27 难度:3 相似度:0.75
86729.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秦朝虽二世而亡,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材料二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秦王”是指谁?根据材料分析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分别有什么作用?
(4)结合秦统一天下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3 相似度:0.75
31340. (2024•长安区一中•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①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图B所示人物是明朝的建立者,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他废除了长期存在的        制度和中书省;同时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该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图C所示场景是一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        制度,这种制度在11世纪的西欧普遍存在。
材料二: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议复,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因此,皇帝的喜怒哀乐对于监察制度的存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封建监察制度中的一切弊病均由此派生。自魏晋御史台脱离少府后,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中国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监察机关的活动,如汉代的《刺史六条》,宋代的《监司互监法》等;同时历代王朝采取了多种渠道,多形式的监察方式,从而有效地通过监察控制内外百官。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0 难度:3 相似度:0.58
31939. (2016•西工大附中•九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和文字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德优题库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对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三: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清。顾炎武《郡县论》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的A处是       (诸侯国名),由材料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目的是       ,在秦朝时,政府在地方上推行       ,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提供了有力保障。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的观点。指出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共享时间:2017-02-23 难度:3 相似度:0.58
86841. (2024•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小邦突然成了天下共主,它拥有的土地很大,那它怎么进行统治和管理,周王朝急需一整套有效的,能够使周王朝长治久安的办法和制度。……它采取的办法就是派出自己的代表,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统一那一小片地方。
——摘编自《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周王朝为实现“长治久安”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
材料二:他的改革加速了秦国的骤然崛起……他看到战国社会“散、乱”的状态,提出要加强君主对社会的控制并用法令的形式制度化……他认为“农战”是富国强兵的关键所在,“农”可以富国,“战”可以强兵。
——摘编自袁方《“强秦之计”与秦国的政治发展》(2)材料二中“他的改革”指的是哪一次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他的改革”中的政治措施。
材料三:秦统一后,对地方及中央的官僚制度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整齐划一的制度。它实行集权式统治,地方和中央的官吏都直接对君主负责,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整个统治机构内具有一套完整的运作和职责分工体系。
——摘编自闫晶晶《浅论秦朝的中央官制》(3)指出秦朝所建立的“整齐划一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所建立的这一套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23 难度:3 相似度:0.58

hux@dyw.com

2021-02-2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