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它将西方的物产、经济、文化带入长安城。唐长安城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唐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人数不下3万人。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摘编自赵光贤《周代社会分析》 |
![]() |
朝代 | 交流情况 |
宋代 | 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 |
元代 | 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
![]() |
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
![]() |
她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贬的标准 天校元年(690)年),“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
![]() |
他下令加强而且严格执行官吏的考选办法:并经常以有才识的京官外放为都督刺史,又以有政绩的地方调京任用,来增加他们的行政经验和办事能力。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据统计,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修工程总数的20%以上。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
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东京城内街道以及宅乡之内均可开设店铺,商业活动不仅限于白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 ——《东京梦华录》 |
br@dyw.com
2016-05-12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