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
![]() |
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的行动充分表明,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在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国内消费升级、更好地提升国内产业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新时代扩大开放的政策宣示》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 |||||
年份 | 资本主义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私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6.9 | 1.5 | 0.7 | 71.8 | 19.1 |
1956 | 0.1 | 53.4 | 7.3 | 7 | 32.2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 |||||
年份 | 资本主义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私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6.9 | 1.5 | 0.7 | 71.8 | 19.1 |
1956 | 0.1 | 53.4 | 7.3 | 7 | 32.2 |
![]() 习近平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①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②20世纪90年代,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
sw@dyw.com
2019-05-21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