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82.1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3 |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强调高速发展的模式。1978年以来,中国开创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发展速度合理实在:开始了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基本处于优化状态。 ——摘编自狄小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
br@dyw.com
2024-05-26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