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历史开放性问题,
[解析]
(1)由《上甘岭》和“李援朝”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由“动乱岁月”和“文革”可知是“文化大革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由“王跃进”这个名字可知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由“共和国同龄人”和“国庆”可知是指1949年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综上所述可知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开国大典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按年龄大小为:丁>甲>丙>乙。
(6)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乙:政局稳定是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前提。要想政局稳定,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国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丙: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造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故答案为:
(1)抗美援朝战争。
(2)“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4)开国大典。
(5)C。
(6)乙:政局稳定是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前提。要想政局稳定,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国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丙: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造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历史开放性问题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