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新中国的成立
|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D.港澳的回归
|
2.
(本题2分)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3.
(本题2分)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②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4.
(本题2分)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图1)、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图2),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5.
(本题2分)
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5年有( )
A.64周年
B.65周年
C.66周年
D.67周年
6.
(本题2分)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7.
(本题2分)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8.
(本题2分)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9.
(本题2分)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求同存异”方针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0.
(本题2分)
在1955年4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总理周恩来登台发言,这个发言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B.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11.
(本题2分)
如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人均产量比较表”。面对表中所示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1952年) | 美国(1950年) | 印度(1950年) |
钢产量 | 2.37公斤 | 538.3公斤 | 4公斤 |
发电量 | 2.76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贯彻“八字方针”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12.
(本题2分)
如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历史事件有( )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本题2分)
如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4.
(本题2分)
如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成分 比例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A.社会主义改选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15.
(本题2分)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如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国有企业改革
|
16.
(本题2分)
如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7.
(本题2分)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8.
(本题2分)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
(本题2分)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评价中国改革说:“(邓小平)改革改变了中国社会,最显著的成功是在农村,农民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收成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这项“成功”是指(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本题2分)
某同学举办“新中国65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
21.
(本题2分)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
B.邓小平、江泽民
|
C.毛泽东、邓小平
|
D.江泽民、胡锦涛
|
22.
(本题2分)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23.
(本题2分)
1977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请你观察这张35年前的准考证,判断那一年的高考是在( )
24.
(本题2分)
“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这条“路子”是指( )
A.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D.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5.
(本题2分)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希望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创见”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D.“一国两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