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1057. (2024•铁一中学•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自称;图A中①处是        (地名);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公元前27年,图B        (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材料二:图C
德优题库
——摘自《义务教育教材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图D: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源远流长,源于先秦,始于西汉。汉初,经济残破,民生艰辛,而匈奴势力逐渐强大,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隋唐时期与许多民族政权进行和亲,以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
(2)从政治的角度回答,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二图C中“诸侯势强,危害社稷”的?依据材料二图D,归纳汉初“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事说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25 难度:4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罗马帝国的建立,
[答案]
(1)炎黄子孙;咸阳;1684;屋大维。(2)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残破,民生艰辛,匈奴势力逐渐强大。和亲、会盟、册封、设立机构等。(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解析]
1)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图A处是咸阳(地名);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公元前27年,图B屋大维(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依据材料二图D“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源远流长,源于先秦,始于西汉。汉初,经济残破,民生艰辛,而匈奴势力逐渐强大,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隋唐时期与许多民族政权进行和亲,以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可知,汉初“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的原因是经济残破,民生艰辛,匈奴势力逐渐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和亲、会盟、册封、设立机构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是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炎黄子孙;咸阳;1684;屋大维。
2)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残破,民生艰辛,匈奴势力逐渐强大。和亲、会盟、册封、设立机构等。
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罗马帝国的建立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6643. (2024•铁一中学•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自称;图A中①处是        (地名);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公元前27年,图B        (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材料二:图C
德优题库
——摘自《义务教育教材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图D: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源远流长,源于先秦,始于西汉。汉初,经济残破,民生艰辛,而匈奴势力逐渐强大,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隋唐时期与许多民族政权进行和亲,以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
(2)从政治的角度回答,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二图C中“诸侯势强,危害社稷”的?依据材料二图D,归纳汉初“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事说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6-05 难度:4 相似度:2
31869. (2017•西电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两则材料所述的问题,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2)材料三中,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接受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同学们学习了秦汉史实,你认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7-11-18 难度:1 相似度:1.25
22844.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综合分析题: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治国理念六个方面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文化                
治国理念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0.75
31703.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九上期中)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各题。
【环境影响文明】
(1)为什么古希腊会出现“小国寡民”的城邦?请分析古希腊自然环境的特点。
德优题库
【政策推动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为保证民主的实施,雅典设立了哪些机构?其各自职责或地位是什么?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诗歌诉说历史】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凯撒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学习过希腊罗马历史后,某同学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共享时间:2018-11-20 难度:3 相似度:0.75
62574. (2017•西工大附中•七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两位思想家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他们的相异之处是荀子(儒家)强调        ,韩非子强调严刑峻法。从西汉到清,历代的帝王对儒学的尊崇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僑家思想的        得到不断强化。
材料二: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萱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敏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选,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汉书》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笪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治国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思想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彰显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共享时间:2017-06-08 难度:2 相似度:0.75
31932.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唐宋时期是各民族接触频繁时期,有战有和,民族交融的速度不断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部十白识国中设用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从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一一摘自历史教材(七下)(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家”指哪两“家”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结合后两则材料,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两次议和的?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2 相似度:0.75
30399. (2023•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域松州……于是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者求婚……贞观十五年,皇帝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维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辽与北宋在战争结束后达成的“议和”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该议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西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13 难度:3 相似度:0.58
28232. (2023••七下期中)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元朝形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三: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疆域概况,并分析元朝统一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的名称。
(4)元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
(5)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5-28 难度:3 相似度:0.58
22842. (2018•永春三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德优题库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填字母)。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氏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对秦朝的影响。
材料三“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国库)以赈(赈灾)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3)根据材料三,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做出评价。
材料四《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4)汉武帝对材料四的主张持何态度?简要谈谈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确立统治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0.58
22962. (2019•西工大附中•七上一月)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
德优题库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共享时间:2019-09-29 难度:3 相似度:0.58
87199. (2024•新城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贞观三年,唐军进攻突厥,东突厥汗国被击灭。在其地设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部众,对所辖区域有一定的自治权,此外还册封爵位。贞观十年,突厥阿史那社尔率部内附,太宗以皇妹衡阳公主嫁之。太宗对内附的少数民族百姓也予以优待。此外还在突厥与唐交界处互市,同时设立了防御边疆的军镇屯戍。
——摘编自李志杰《从唐初对突厥的政策看唐太宗治理北疆的思想》
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宋朝虽然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元朝建立半个世纪后,蒙古人、其他外族人与汉人上层之间文化、社会关系方面的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许多汉人学习蒙古语、与蒙古人结婚,而许多蒙古人和其他外族人则与汉人意气相投……这种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是多民族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进步。
——摘编自史金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唐太宗处理与突厥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3 相似度:0.58
40908.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末)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德优题库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  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58
22661. (2016•爱知中学•七上期末)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回答“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是在哪一事件后。并写出材料一中描述“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政治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是接受了大臣        的        主张。说说你对这一举措的评价。
(3)结合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汉武帝评价。
材料三:
德优题库
(4)公元前60年西汉在材料三中A处设立       机构管理当地,说说这一举措的历史影响。
共享时间:2017-03-17 难度:4 相似度:0.58
27904.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末)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胡汉交融】
材料一:
①(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苏定方平贺鲁(西突厥贵族),分其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分其种落,列置州县。于是,西尽波斯国,皆隶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三》
德优题库
②陕西富平朱家道村唐墓东壁乐舞图(局部)。图中既有中原乐器(笙、箫等),也有西域乐器(箜篌、四弦琵琶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
【因地制宜】
材料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哪一游牧部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
【因俗而治】
材料三: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恩威并重,有时偏恩,有时偏威,采用封爵、给俸、联姻等笼络安抚;从俗从宜,各安其习,注重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尊重,设理藩院。
——摘编自《清文献通考》(3)依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为安定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订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8-19 难度:3 相似度:0.58
40714. (2022•西安三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1)图B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从图A到图B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分析这种趋势的影响。
(2)结合清朝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分析其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4 相似度:0.5

cvg@dyw.com

2024-07-2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5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