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0997. (2024•高新一中•九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政局,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        的政策;图 B 人物撰写的《       》,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材料二:在谈到如何治国时,唐太宗着重指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以唐太宗为首的执政集团确定了两条政治原则:一是要维护唐朝的长治久安,必须改变隋朝那种“竭泽而渔”的统治办法,剥削征敛一定要保持在“人力不竭”的限度内;二是“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从而明确了国以民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衣食问题,生产问题。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治国理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尚书》强调:“民惟(为)邦本,本固邦宁”。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21 难度:5
[考点]
百家争鸣,老子和孔子,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
(1)仁政;休养生息;齐民要术;伯里克利。(2)原因: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引起的;他吸取隋亡教训,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人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主要特点:反对过度剥削人民;坚持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影响: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有效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3)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财富的创造者,中国自古以来就关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关注民生有利于农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中国历代思想家大多倡导民本思想;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关注三农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析]
1)图A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政局,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图B人物撰写的《齐民要术》,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依据材料二“在谈到如何治国时,唐太宗着重指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以唐太宗为首的执政集团确定了两条政治原则:一是要维护唐朝的长治久安,必须改变隋朝那种‘竭泽而渔’的统治办法,剥削征敛一定要保持在‘人力不竭’的限度内;二是‘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从而明确了国以民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衣食问题,生产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的原因有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引起的;他吸取隋亡教训,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人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依据材料二可知,唐太宗治国理政的主要特点反对过度剥削人民;坚持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积极影响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有效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尚书》强调:“民惟(为)邦本,本固邦宁”。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财富的创造者,中国自古以来就关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关注民生有利于农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中国历代思想家大多倡导民本思想;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关注三农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1)仁政;休养生息;齐民要术;伯里克利。
2)原因: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引起的;他吸取隋亡教训,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人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主要特点:反对过度剥削人民;坚持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影响: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有效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财富的创造者,中国自古以来就关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关注民生有利于农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中国历代思想家大多倡导民本思想;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关注三农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点评]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   老子和孔子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雅典民主政治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484. (2020•高新三中•一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2)指出唐太宗是如何认识君主和百姓的关系的,分析唐太宗产生这样认识的原因,并概括唐太宗在统治期间是如何落实这样认识的?
(3)法家思想在秦朝成为治国思想,分析法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的原因。结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坚持文化自信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3-24 难度:3 相似度:1.6
21926. (2017•爱知中学•期中)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他的充满辩证的思想和东方智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他是       。他创立的学派是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的图一历史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是        和       。他“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 此后出现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是指哪一历史局面?
(3)说出他的思想或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对你在生活中、学习指导意义较大的一点。
材料三  图二、图三
(4)图二中人物主张“兼爱”、“兼爱”。他是       学派代表;他的主张是针对当时       社会现象而提出。图三中人物是韩非子,他的主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结合所学,说明统治者支持的理由。
共享时间:2017-12-29 难度:3 相似度:1.4
19208. (2016•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致教之源,尽直工之要,囊括区字,化成天下。”唐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材料三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墓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欧洲时报,周末特刊》(2003年8月23日)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     的活跃局面;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断发展,后世一些统治者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如教材中引用唐太宗之言:     。从西汉昭帝到清康熙帝,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遵祟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儒家思想的     得到不断强化。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房玄龄的观点是什么?对唐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的治国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我选做:     
(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学经典名言。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任有其价值。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享时间:2016-07-28 难度:4 相似度:1.35
31870. (2017•西电中学•七上期中) 走进“百家争鸣”,参与大辩论。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有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我们应该支持,而反对侵略战争。”
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D说:“你们说的都不时,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如果要像陆上推船、水上驾车一样治理国家,那怎么行?”
请回答(1)听了以上这些人的观点,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并各举一位代表人物。
(2)以上这些学派,哪家思想对我国直至今日的影响最为深远?
(3)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4)你认为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思想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任选两项即可)
共享时间:2017-11-18 难度:3 相似度:1.07
22842. (2018•永春三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德优题库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填字母)。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氏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对秦朝的影响。
材料三“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国库)以赈(赈灾)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3)根据材料三,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做出评价。
材料四《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4)汉武帝对材料四的主张持何态度?简要谈谈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确立统治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1.07
28126. (2023•高新一中•七上期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七年级某班同学以“汲取古人智慧”为主题展开探究式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思想圣哲-汲取思想智慧】
材料一:
人物 德优题库
孔子像
德优题库
老子像
德优题库
墨子像
德优题库
韩非像
思想简介 A.        B、道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 C、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张局长“兼爱”“非攻” D.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B、C表述,完成表格A和D的填写。
任务二【改革先锋——感悟政治智慧】
材料二: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要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2)依据材料二,写出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并结合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君泊秦”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任务三【治水达人——体会人民智慧】
材料三:
德优题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这样评价:“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3)材料三图中所展示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结合示意图,谈谈该工程的“伟大”之处。
(4)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请谈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5 相似度:0.8
30466.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文明”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智慧】
材料一 如图A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贡献。请你写出图A水利工程的名称。该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符合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
【制度创新】
材料二 如图B
德优题库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指的是谁?“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全国划分的若干行政区?图B反映“新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如图C
德优题库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材料三中“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目的是什么?
【传统医学】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载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医圣柯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4)材料四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5)综合上述材料,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5 相似度:0.8
18542. (2018•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京师立学校,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士人都变成儒生了。京师的学校(太学)五经博士当教官,有正式学生五十人,叫做博士弟子,全国各郡保荐学生到博士处受业,待遇同博士弟子一样,名额不定。两种学生都是一年考一次,考上、中等的给官做,考下等的黜令退学。又选通经学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的卒史,取务是用经义装饰政事。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科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拔,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
﹣﹣逮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
(1)图A中孔子言论体现“     ”的学说,其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孔子到孟子,大体经历了五代,孟子将孔子民本思想发展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同时孟子提出做人要有骨气和正气,如教材中“     “。孔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     。图B孟子言论被后世凝练为     ,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英勇无畏、甘愿牺牲的民族精神。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是何意图?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选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作用。
②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哪些?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
共享时间:2018-07-06 难度:4 相似度:0.8
31149. (2024•师大附中•六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皇帝采纳        (人物)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图B人物        是唐代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代还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圣”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之际,他的诗被人们称为“       ”;图C人物在其执政时期,       (地名)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正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李世民反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的诗歌《正日临朝》等皆为民所作。在这种理念之下,他将这些思想转化为一系列具体政策,“贞观之治”的景象才得以展开。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诗歌的特点。依据材料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践行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杰出历史人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0 难度:5 相似度:0.73
29016. (2018•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祖(康熙)实录》材料三: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溢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溢,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梁、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1)材料一图A反映的唐太宗的主张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唐朝完善了       (制度),图B反映了       (皇帝)在位期间的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记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皇帝对中国古代传统“大一统”理论作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皇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改革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8-05-28 难度:2 相似度:0.7
31703.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九上期中)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各题。
【环境影响文明】
(1)为什么古希腊会出现“小国寡民”的城邦?请分析古希腊自然环境的特点。
德优题库
【政策推动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为保证民主的实施,雅典设立了哪些机构?其各自职责或地位是什么?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诗歌诉说历史】
回眸岁月/凝视西方文明的沧桑/蓝色的波罗的海/孕育了古老的希腊城邦/雅典的汉谟拉比/把民主向世界传扬/尼罗河畔的罗马城/一步步走向辉煌/凯撒的独裁/使共和国走向灭亡/帝国的光芒/注定了万古流芳
(3)学习过希腊罗马历史后,某同学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共享时间:2018-11-20 难度:3 相似度:0.7
29052. (2019•师大附中•七模)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选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共享时间:2019-05-24 难度:2 相似度:0.7
19091. (2019•永春三中•模拟)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选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共享时间:2019-07-08 难度:3 相似度:0.7
18710.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祖(康熙)实录》
材料三: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无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溢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溢,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梁、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图A反映的唐太宗的主张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唐朝完善了       (制度),图B反映了     (皇帝)在位期间的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记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皇帝对中国古代传统“大一统”理论作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皇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改革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8-07-13 难度:4 相似度:0.7
23988. (2021•高新一中•七上期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体现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和谐自然】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德优题库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如图是我国古代一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智慧思想】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墨子作为墨家创始人,他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一说百家争鸣局面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1-12-07 难度:5 相似度:0.53

gai@dyw.com

2024-07-21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69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