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因此A指的是儒家的孟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因此B指的是墨家的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因此说C指的是法家的韩非。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因此说D指的是道家的庄子。
(2)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学说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直至今日儒家学说仍对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例如儒家学说的“仁政”治国的思想,法家学说中主张改革,提倡发展的思想等仍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
(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道家、庄子。
(2)儒家。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儒家学说的“仁政”治国的思想,法家学说中主张改革,提倡发展的思想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