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遵义会议,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答案]
(1)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变化:1921年7月到1923年6月,党员人数逐渐增加;1923年6月到1924年5月,党员人数基本没有增加。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2)1927年措施:①“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1934年措施: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②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3)第二种观点。理由:因为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或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问题:解决如何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光明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5)理由: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国情相结合。
[解析]
(1)根据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所学可知,在图A处举行的会议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材料“1921年党员50余人、1923年党员432人、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可知,1921年7月(一大)到1923年6月(三大),党员人数逐渐增加;1923年6月到1924年5月,党员人数基本没有增加。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决定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2)根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领导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第二种观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根据材料“打败日本、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所学可知,中共七大要解决的是如何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和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的问题。材料四中“光明的前途”指的是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国情相结合。
故答案为:
(1)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变化:1921年7月到1923年6月,党员人数逐渐增加;1923年6月到1924年5月,党员人数基本没有增加。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2)1927年措施:①“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1934年措施: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②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第二种观点。理由:因为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或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问题:解决如何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光明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5)理由: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国情相结合。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遵义会议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中共七大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